韦应物诗歌大多充斥着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景物,如明媚亮丽的夏花,萧条冷飒的秋雨,以及幽邃曲折的山溪,蝶飞蜂绕的小园等等。黑夜是白昼的延续,在大自然的另一个时空里,黑夜同样成为诗人挥洒笔墨、驰骋情感的天地。
据《韦应物集校注》统计,韦应物诗歌共五百四十八首,其中以“夜”作为诗题以及诗歌内容涉及“夜”的作品近百首。在大量黑夜题材中,无论是感时伤事、思乡怀人还是酬唱赠答、参禅悟道都贯穿着黑夜的情愫,其笔下的意象也常常为灯、烛、床、漏等夜间特定景象,某些情思往往通过夜间的行为才能得到更为深刻的表达。本文将从情感、意象和行为层面解读韦应物诗歌的黑夜情结。
一、黑夜作为情感触发机制
黑夜作为情感触发机制延展了诗人的心理时空,将人类共有的情感经历凝聚为带有自身社会、生活、情感印记的独特审美体验。韦诗中由黑夜引发的情感可以分为个人体验、与他人交往以及佛禅观照三个层面。
(一)个人独白――感时伤怀的孤寂之情
韦应物中年丧妻、命途多舛,常常孤身在外,远离亲友。在经历过世事变迁之后,静谧黑夜中一丝一毫的动静声响,都能触动诗人内心深处的落寞之感。如《夜闻独鸟啼》:“失侣度山觅,投林舍北啼。今将独夜意,偏知对影栖。”此诗作于诗人丧偶后,看到失侣的独鸟,不由悲伤。秋天易感,韦应物较多诗作写到秋夜,如其中一首《秋夜》:“暗窗凉叶动,秋斋寝席单。……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昏暗的窗边,秋叶带来阵阵凉气,夜深露更寒,即便披上外衣也难掩心中的悲凉。除了由黑夜直接触发的落寞情绪之外,另外还有一部分诗作,表现了诗人难以言明却无法排遣的莫名心绪,如《夜望》:“南楼夜已寂,暗鸟动林间。不见城郭事,沉沉唯西山”,此诗在情感上并无过多的波澜起伏,只是淡淡的哀愁,未言明何事,但隐隐透露出落寞之感。
(二)集体歌唱――宴会唱和、思乡怀人的怅惘之感、思念之苦
在韦诗中,宴会酬唱之作十分丰富,黑夜承载了相聚时的欢乐与希望,如《春宵燕万年吉少府中孚南馆》:“始见斗柄回,复兹霜月霁。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宾筵接时彦,乐燕凌芳岁。……”似一幅春宵月夜宴会图,霜月、银河、春城、俊杰、清觞、佳作,处处洋溢着愉悦之情。韦诗中,思乡怀人之作占据很大比重。怀恋故乡、哀悼妻子、思念亲人是此类诗歌的主要情感表现,如《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明代唐诗批评家桂天祥评论此诗云:“此不复言,极苦。归思无着时,更值夜雨闻雁,谁能谴此怀抱?”妻子元?O的去世给他带来沉重打击,写于夜晚的悼亡之作更显凄凉怆然,如《冬夜》:“晚岁沦夙志,惊鸿感深哀。深哀当何为,桃李忽凋摧。帷帐徒自设,冥寞岂复来。”在感叹夙志沦落的同时,忽念妻子曾经的美好面容,而斯人一去不复返。又如《示全真元常》:“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则表达了与外甥全真、元常的真挚情感。
(三)精神洗礼――佛禅观照下的灵魂解脱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提及韦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韦应物许多诗歌直接或者间接得表达了对佛教禅宗的信仰,以及在与僧人的交往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如《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在静谧的夜晚,幽寂的环境中,更容易进入超然之境。与僧侣交往之作如《宿永阳寄璨律师》:“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中山僧的造访,在这样的熏染下,韦应物自然容易领悟禅理的真谛。此外,韦诗往往融入自身的生命感悟,杂以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如《寄黄刘二尊师》:“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以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视为天下之至乐,遵从道心,从而远遁凡俗。
二、黑夜作为意象或意象组合
韦诗中的黑夜作为整体意象或者意象组合,含有丰富的象征性、隐喻性意义。如灯、烛、钟、漏等生活化的意象;以及星、月、银河、风、雨、雪、落叶、流萤、归鸟等自然意象,它们作为黑夜意象的补充与扩展,使得诗歌意象层更具多样化,意蕴更加丰厚。
(一)生活类意象
作为一个典型的读书人,韦应物在其黑夜题材的诗歌中,常常有丰富的物象作为黑夜的点缀,颇具文人士大夫情怀。这类意象主要有烛、灯、滴漏、钟、床等,它们与夜形成反差、或深化夜的内涵或反映诗人其他旨趣。烛、灯往往预示夜晚的降临,暗含孤寂的情感,如《寺居独夜寄崔主簿》中诗人“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在昏暗的灯光下坐等天亮,衣衫又略显单薄,衬托出独居之萧索。滴漏、钟声意象代表时间的流逝,《夏至避暑北池》开头写道“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日过后,白昼渐短,宵漏计时延长,显示了自然界季节的更迭,时间的逝去。而《效何水部》其二“夕漏起遥怨,虫响乱秋阴。反复相思字,中有故人心。”使人不得不联想到“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情愫。韦诗笔下的床,如《答宾》“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暗示形单影只,在凄冷的夜晚,只身一人,床、枕均不免悲凉之感。
相关阅读
1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原诗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抒写秋风秋雨之夕,诗人怀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携酒去安慰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全 【查看全文】
2 《秋斋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阅读答案引导语:《同褒子秋斋独宿》,此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作,作者是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韦应物,是一首表达作者孤独寂寞的处境之作,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查看全文】
3 《采玉行》 韦应物韦应物的《采玉行》主要反映采玉工人的痛苦生活,表现出浓厚的悯农情绪。 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赏析】 陕西 【查看全文】
4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在艺术上,他效法陶渊明,也受过谢灵运和王维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一种自然淡远的艺术特色。然而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诗句是非常出名的。下面是应届毕业生 【查看全文】
5 滁州西涧 韦应物全文拼音滁州西涧是韦应物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以下是全文拼音,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引导语:《赋得暮雨送李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全诗如下: 赋得暮雨送李曹 朝代:唐 代 作者: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