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8:59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古诗作品《回乡偶书》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老大:年纪大了
  2、乡音:家乡的口音
  3、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4、衰(cuī):减少,疏落
  【翻译】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越来越少。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赏析】
  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http:///c/1285.html,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相关阅读
1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江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 【查看全文】

2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汉祖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注释】 ⑴汉 【查看全文】

3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箜篌谣》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不见山巅 【查看全文】

4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出自宋朝诗人晁说之的作品《题明王打球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注释】 【查看全文】

5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出自于诗经作品《角弓骍骍角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 【查看全文】

6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宿王昌龄隐居》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