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4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古诗作品《春日》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等闲:平常、轻易
  2、等闲识得:容易识别的意思子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http:///c/1889.html,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相关阅读
1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昆明池水汉时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 【查看全文】

2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 【查看全文】

3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石州慢薄雨收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 【查看全文】

4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 【查看全文】

5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 【查看全文】

6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出自于诗经作品《东门之墠》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