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闲居初夏午睡起》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翻译】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鉴赏】
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第二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初夏时节,闲居无事,此时奔竞之心尽消,与自然贴近,与儿童贴近,情绪得到交流,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这两首诗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微妙的情境,第一首写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二首写他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全诗充满生活情趣,炼字也精,像“软齿牙”的“软”字,“分绿”的“分”字,意蕴深厚而不粘滞。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泰山六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 【查看全文】
2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竹枝词四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注释】 【查看全文】
3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 【查看全文】
4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玉京秋烟水阔》,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 【查看全文】
5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木动春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木动春锄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渡江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久客山阴,王菊存问予近作,书以寄之。 山空天入海 【查看全文】
6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枕上偶成放臣不复望修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