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赠花卿》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⑴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平定段子璋之乱。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一种客气的称呼。
⑵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繁多而杂乱,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⑶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⑷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翻译】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赏析】
《赠花卿》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
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说:“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作得恰到好处。
相关阅读
1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 【查看全文】
2 水风井卦_易经井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井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巽下坎上)井(1):改邑不改井②,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蹫井③,羸其瓶(4),凶。 初六:井泥不食⑤。旧 【查看全文】
3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生查子三尺龙泉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 【查看全文】
4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塞下曲奉诏甘泉宫》,其古诗全文如下: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 【查看全文】
5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霜天晓角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查看全文】
6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释】 1、张仆射:一说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