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释】
1、张仆射:一说为张延赏,一说为张建封。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
2、鹫翎:箭尾羽毛。金仆姑:神箭名。
3、燕尾:旗的两角叉开,若燕尾状。蝥弧:旗名。
4、独立:犹言屹立。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翻译】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赏析】
组诗的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鹫翎金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金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箭用金做成,可见其坚锐。并且用一种大型猛禽“鹫” 的羽毛(“翎”)来做箭羽,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又迅疾有力,威力无穷。“燕尾绣蝥弧”,是写将军手执的旗臶。“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臶,《左传》:“颖考叔取郑之旗蝥弧以先登。”这种象燕子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而成的,在将军手中显得十分精美。这两句没有直接写将军的形貌,只是从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臶落笔,而将军的矫健身影已经屹立在读者面前。诗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衬托,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干练的军事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发布新令。将军岿然独立,只将指挥令旗轻轻一扬,那肃立在他面前的千营军士,就齐声发出呼喊,雄壮的呐喊之声响彻云天、震动四野,显示出了豪壮的军威。“独立”二字,使前两句中已经出现的将军形象更加挺拔、高大,并且与后面的“千营”形成极为悬殊的数字对比,以表明将军带兵之多,军事地位之显要,进一步刻划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轻轻一扬,就“千营共一呼”,在整齐而雄壮的呐喊声中,“千营”而“一”,充分体现出军队纪律的严明,以及将军平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显示出了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战斗力。这一句看似平平叙述,但却笔力千钧,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言绝句中,像这首诗这样描写场面如此壮阔,声势如此浩大的作品,并不多见。前两句对仗工整,在严整中收敛力量;后两句改为散句,将内敛的力量忽然一放,气势不禁奔涌而出。这一敛一放,在极少的文字中,包孕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 【查看全文】
2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幽居贵贱虽异等》,其古诗全文如下: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 【查看全文】
3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出自宋朝诗人易安夫人的作品《长寿乐南昌生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 【查看全文】
4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孤桐》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 【查看全文】
5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乞食饥来驱我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 【查看全文】
6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出自宋朝代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雨霖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