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无为:不要效仿
2、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3、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翻译】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相关阅读
1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出自当代代诗人冯山的古诗作品《山路梅花》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查看全文】
2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出自于诗经作品《下武》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查看全文】
3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出自汉代诗人司马相如的古诗作品《凤求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 【查看全文】
4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出自于诗经作品《天作》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注释】 ⑴高山 【查看全文】
5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古诗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 【查看全文】
6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倦客新丰》,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