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9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画》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2惊:吃惊,害怕。
  【翻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相关阅读
1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其古诗全文如下: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 【查看全文】

2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出自宋朝诗人晁补之的作品《忆少年别历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查看全文】

3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 【查看全文】

4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其古诗全文如下: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 【查看全文】

5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出自唐朝诗人元结的作品《贼退示官吏》,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 【查看全文】

6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其古诗全文如下: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