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1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商山早行》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燕满回塘。
  【注释】
  1、槲(hú):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2、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3、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解说】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鉴赏】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相关阅读
1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注释 【查看全文】

2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出自宋朝诗人郑觉斋的作品《扬州慢琼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 【查看全文】

3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4 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懊恼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 【查看全文】

5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长安秋望》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释】 1、秋望:在秋天远望 【查看全文】

6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题东谿公幽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却笑严湍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