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词作品《襄邑道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
1、襄邑:宋代县名,即今河南睢县,当时有汴河通东京
2、榆堤:即指汴河之堤,当时种满榆树
3、不知:不知道。俱东:俱:一起指一起向东
【翻译】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鉴赏】
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去,乘船惠济河东行。这天天气晴朗,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将满河春水照得红红的,连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红色了。趁顺风,客船船帆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咦,满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转瞬之间诗人就恍然大悟了:原来白云正默默随我同行,和我一道向东飞去呢。
前两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以表达愉悦的心情。首句在点化中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次句虽无李白的豪迈气势,却也不乏潇洒风度。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后两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此诗名句,主要是写云。这也是诗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实感受。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榆堤两岸的景物,应似飞掠而过,此诗虽未写出,可由想象而得。然而,诗人注意的却是船上看云的感受:躺在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的不同:花木在近处,看去似飞动;白云太离远,观者未觉动。可是,同一个陈与义在另一种场合下看那天上的云,却又像跟着归去的诗人在一起行走。
相关阅读
1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出自于诗经作品《竹竿籊籊竹竿》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 【查看全文】
2 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出自唐朝诗人令狐楚的作品《少年行霜满中庭月过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 【查看全文】
3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 【查看全文】
4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蜀道难》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蜀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查看全文】
5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饯别王十一南游》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查看全文】
6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