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1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出自元朝诗人关汉卿的作品《大德歌·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大德歌:曲牌名。
  ⑵便做:就算,即使。陈抟(tuán):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名“希夷先生”,曾修道于华山,常一睡百天不醒。这句是说思人心切,即使做了陈抟也难以入睡。
  ⑶扑簌簌:流泪的样子。
  ⑷蛩:蟋蟀,又名促织。这句是说:白天秋蝉不断地鸣叫刚罢,蟋蟀接着在夜间又叫个不停。
  ⑸淅零零:形容雨声。
  【翻译】
  寒风飘飘,冷雨潇潇,就是那能睡的陈抟也睡不着。说不完的烦恼和愁苦伤透了心怀,伤心的泪水扑簌簌地像断线珍珠飞抛。秋蝉烦噪罢了蟋蟀又叫,渐渐沥沥的细雨轻打着芭蕉。
  【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的少妇的烦恼,是因为“人未归”而引发的,故“懊恼伤怀抱”便成为此曲表现的重点。此曲起头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怀抱。“风飘飘,雨潇潇”,是说风雨交加,突然而至,声势咄咄逼人。这开头两句就给脆弱的少妇带来很大压力。“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女主人公心绪不宁,夜难成寐,所以第三句就说“便做陈抟睡不着”。这是借五代时在华山修道的陈抟老祖的故事,极言少妇被哀思愁绪煎熬着,即使做了陈抟,也难以入睡。忧思如此之深,终至烦恼、悔恨、伤心、落泪。所以四、五句又写道:“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这是女主人公的愁苦情状。“扑簌簌泪点抛”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并在准确地捕捉这一典型细节以后留下空间,让读者想像补充,其闺房幽情在充实中越发空灵。
  如果说在《大德歌·春》、《大德歌·夏》两支小令里,尚局限于由于忧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话,那么在《大德歌·秋》这支小令里,她的忧思就势如潮涌,终于冲决感情的堤坝,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了。不言而喻,“扑簌簌泪点抛”,就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最后二句“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这些外界景物强烈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难以言喻的久别之苦,进一步凸现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此时此刻,窗内:枕冷衾寒,形单影只;窗外:秋蝉寒蛩,轮番聒噪。这一切都融化在一起,物我不分,从而使女主人公的离思之苦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大有“梧桐声,,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境界。
  此曲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中间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相生,交织成篇,加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大大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阅读
1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微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注释】 ⑴林霭:林中的云气。霭,雾气。唐 【查看全文】

2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出自宋朝诗人徐昌图的作品《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 【查看全文】

3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柳色初分,饩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柳色初分,饩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出自宋朝诗人王易简的作品《齐天乐客长安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柳色初分, 【查看全文】

4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 【查看全文】

5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销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忆旧游记愁横浅黛》,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 【查看全文】

6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出自唐朝诗人李涉的古诗作品《再宿武关》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