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41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出自清朝诗人王夫之的作品《更漏子·斜月横》,其古诗全文如下: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
  ①炯:明亮。
  ②永:漫长。
  ③滴泠泠:指漏壶滴水之声。
  ④扃: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⑤幽:阴暗的角落
  ⑥絮:鸣叫
  ⑦薄:少许
  【翻译】
  一轮弯月挂在西边,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却显得格外漫长。漏壶滴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使人难以入睡。下了霜的叶子弯了下来,幽暗角落的虫子在鸣叫,秋天的一切都是显得如此悲凉,薄酒一杯,怎么能解我心中愁?满腔热血地想要为国效力,却始终不能如愿。天下大事,儿女情长,只能深埋在心中。
  【赏析】
  “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也为下文作铺垫。有漏壶滴水声、霜叶坠落声和秋虫的鸣叫声。衬托秋夜的漫长和寂静,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难平。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双眸未易扃”则可以看出此时作者的状态是心绪不宁,难以入睡的。“双眸未易扃”与“不道秋宵真永”前后呼应,正是作者彻夜难眠,才感到秋夜漫长。
  结构上,承上启下,与上文的外在环境的凄清相应和,为下文抒壮志未酬和忧国忧民之情作铺垫。“薄酒何曾得醉!”这句话是定语后置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能醉。原因在于他心忧天下。通过“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这些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情,表达了反清复明壮志未酬之情。通过“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词人愁之重、深。
  全词格式工整对仗,上片写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长夜难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本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相关阅读
1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出自唐朝诗人徐渭的古诗作品《风鸢图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注 【查看全文】

2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归国遥春欲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睡觉绿 【查看全文】

3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清平乐留人不住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 【查看全文】

4 山火贲卦_易经贲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贲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离下艮上)贲①:亨。小利有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③。 六二: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④。永贞吉。 六四: 【查看全文】

5 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鬓低缀折枝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鬓低缀折枝花出自宋朝诗人徐铉的作品《梦游魂梦悠扬不奈何》,其古诗全文如下: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 檀的慢 【查看全文】

6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