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急,惜别花时手频执,罗帷愁独入”出自唐朝诗人牛峤的作品《望江怨·东风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急,惜别花时手频执,罗帷愁独入。马嘶残雨春芜湿,倚门立,寄语薄情郎:粉香和泪泣。
【注释】
⑴花时:花开时节。手频执:多次执手,表示惜别依依之情。
⑵罗帷:丝制帷幔。
⑶马嘶:马嘶鸣。春芜:春天的草野。春芜,一作“香草”。
【翻译】
正是春风劲吹的时候,我们却依依惜别频频执手,人去楼空春仍在,我真怕独入闺楼。残雨淋湿了路边的青草,飘来骏马远去的嘶吼。我久久地倚门伫立,多少话儿涌上心头。薄情的郎君你可知道,我的泪水在和着妆粉流。
【赏析】
这首词是女子对薄情郎分别时的寄语。开头三句写分别时的凄苦。“马嘶”二句写行者远去,送者伫立。最后是女主人公对薄情郎的寄语,意在以痴情感动男子。这写出了封建时代被侮辱的女子的共同心理与命运。
这是一首闺中词,咏女子盼望情郎不归的怨恨。从体式看,这是一首小令,单调不分开。从情节结构看,它包含三层意思:一忆惜别,二叙等待,三寄情思。每层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留下大块想象余地。词的发端运用追忆手法,以突兀而来的“东风急”领起,似乎有一种紧迫感。东风劲吹,百花争艳,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在此良辰美景,一对情人双手紧握,离别在即。那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万语千言之情,全从这个富有动作性的“频”字中传达出来。两情是何等的深挚、热切。“东风”、“花时”,点明了“惜别”的物候和时令。作品以美好的景致和环境,反衬离愁凄恻之情,收到相反相成之效。第三句补上一笔,正面点出“愁”来。这个“愁”字,把女主人公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情态和心境写出来了。而“独人”,更点出她从此孤居寂寞的处境。正当她沉浸在痛苦的回忆时,突然远处传来了马嘶声。“倚门立”应“马嘶”,为有所盼的动作。不言而谕,以为“郎骑青骢马”归来了。但竟不所愿,门外只见“残雨春芜湿”。此句当从杜诗“雨露洗春芜”化出。牛词用此,语意双关,既点明此时此际的实景: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雨水,春草都沾湿了;又隐喻这位女子暗暗抽泣,泪痕斑斑,如同残雨。“马嘶”声没有给她带来希望,反而倍增其凄楚之情。难怪她要责骂那个无情无义的“薄情郎”了。
牛峤此词在布景造情、章法安排、选调用韵等方面,颇具特色。它以女主人公“倚门立”为轴心,思路朝两个方向延伸:一是对往事的追忆、惜别的难舍,勾画出一幅情深似海的“惜别图”,切望情人归来的思想基础。一是对未来的思考,遥寄相思的深沉,倾诉别后的情怀。哀怨、惆怅、失望、期待各种思绪错综交织,弹出一曲“诉衷情”。今朝与昔日沟通,景物是个触媒。此时眼前所见的“春芜”,触发往日彼时的“花时”;由“残雨湿”引出“和泪泣”,又从昔时的“手频执”,反照今日的“薄情郎”。而“薄情”却从“马嘶残雨春芜湿”的写景中透露出消息。俞陛云说此词“情调凄恻”。其实不甚然。“马嘶”声虽然没有给她带来喜讯,但她不灰心,不气馁,不从此罢休,相反,她仍然充满信心,寄予希望,托人捎信,一吐衷情为快。“粉香和泪泣”,与李煜《望江南》“多少泪,断脸复横颐”有类似之处,但李词写得切直显露,牛词则柔中藏刚,绝望中隐含着希望,纤弱中带着一股劲气。有怨愤,有离恨,但更表现了她的痴顽、执着和追求。
用入声韵是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此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六韵:急、执、入、湿、立、泣。入声韵气急而短促,它与离妇等待情郎归来急切之情、失望之怨和厚笃痴顽之性甚相吻合。
相关阅读
1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更漏子背江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 【查看全文】
2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代秋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 【查看全文】
3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词作品《幽居初夏》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 【查看全文】
4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云在天,丘陵自出出自先秦诗人狐援的作品《白云谣白云在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翻译】 远去的人,已不可 【查看全文】
5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蝉》,其古诗全文如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 【查看全文】
6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田家》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注释】 1、萁:豆秆、豆茎 2、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