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出自唐朝诗人牛峤的作品《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注释】
⑴鵁鶄:水鸟名,鹭鸶的一种,头细身长,身披花纹,颈有白毛,头有红冠,能入水捕鱼,又名“鱼鵁”。郡城:此指古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时为越国国都。
⑵越王宫殿:越王勾践的宫殿。
⑶蘋:水生蕨类植物,也叫田字草。藕花:荷花。
⑷鱼浪:秋水鱼肥,逐浪出没。鱼,一作“渔”。
⑸千片雪:言浪花如雪。片:一作“江”。
⑹蒙蒙:迷茫还清貌。
【翻译】
一群白鹭从郡城东边飞起,掠过江上碧蓝的天空,江边卷起半滩风。越王旧时的宫殿,如今只是一片荷花蘋草。水边的楼阁竹帘高卷,鱼儿在水面上嬉戏翻腾,搅起了千万重雪花,融化在嚎檬细雨中。
【赏析】
此词的调名即是题目,写的是一个多彩多姿的江城的风物。从既是郡城,又曾有越国宫殿等情况来看,自然写的是古会稽。前三句“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写的是江城的外景:一江碧水从城东流过,江面空阔,沙滩阵阵风起,好一派秀美、旷远的江郊景色。“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是对此城历史的回顾与沉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霸主之一,他就曾在这里建都,可如今已不见痕迹,往日的宫殿一直上已是一片片红藕翠蘋了,这就点明了此城的显赫历史,增加了一个描写层次,无异于在它的背景上涂了一层古老苍凉的底色,丰富了江城的形象。当然作者的怀古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说任何雄图霸业、奕奕生光,都经不起时间的销蚀而云飞烟灭。尾三句“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集中描写最富江城特色的景观:登上临江的水楼,卷起帏帘,凭窗一望时,只见鱼跃浪翻,激起千片飞雪,一江雨雾,迷迷蒙蒙,蔚为壮观。尤其是此番景色是透过水;楼窗口而摄入眼帘的,更如一幅逼真的画卷,美不胜收。
此词仅三十五字,却把一个江城的风物描写得如此形神兼备,笔力实在不凡。究其奥妙,大约有三端:一是注意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它先从远观角度写江郊景色,次一历史眼光看湖塘风光,再用特写镜头写水楼观涛。如此不仅层次清晰,而且颇富立体感。二是注意色彩的调配和多样。斑斓的鵁鶄、碧绿的江水与白色的沙滩构成一种清新淡远的色调;翠绿的蘋叶与鲜红的荷花相配,又以秾丽的色泽耀人眼目;浪花之如雪和水雨之蒙蒙又构成一种朦胧混茫的气象。三是注意景物的动态描写,如鵁鶄的起飞,碧水的东流,半滩风吹,浪花飞舞等等,这种动态景象,无疑赋予江城以勃勃的生机和飞动的气韵。在秾艳的牛峤词中,此词可谓独具一格。
相关阅读
1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溪兴》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 【查看全文】
2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芑》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 【查看全文】
3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 【查看全文】
4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含情春晼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 【查看全文】
5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盟鸥》,其古诗全文如下: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 【查看全文】
6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出自陈毅的古诗作品《梅岭三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注释】 烽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