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7

  “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扫花游·秋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注释】
  ⑥“断续”五句:欧阳修《秋声赋》:“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断续:意指风声不定时断时续。无凭,无准或不定之义。何许:何处。但:只,只有。
  ⑦迢递:遥远的样子。
  ⑧老耳难禁: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
  ⑨边鸿:边塞的鸿雁。孤唳:指鸿雁孤鸣。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⑩“数点”二句:意指雨打芭蕉之声与雁唳蛩鸣之声相应和。数点:指雨滴。更著:更加上。李清照《声声慢》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翻译】
  秋天的肃杀之声突然响起,渐渐的能听到声音,淅淅萧萧的风声似乎没有停住的意思。这风声惊到了倦于行旅的人。对着油灯望着影子自我感叹,不由得站起来吟诵愁赋。风声断断续续的,便尝试到荒院里仔细听听。可是风声在哪里呢?但庭院里只有高树,还有落满台阶的树叶。
  仿佛进入遥远的梦境。正好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有着生病憔悴的样子。本来是山里的庭院。却想到边疆鸿雁的孤鸣,台阶下的蟋蟀的秘密私语。雨打芭蕉之声与雁唳蛩鸣之声相应和。我无处可躲避。这种闲愁,夜越深越痛苦。
  【赏析】
  下面由心情又转写秋声。“断续无凭”这里则写有意追寻秋声。“试立荒庭听取。”一句以“听取”的方式追寻时断时续终于悄然无息的秋声,通过客舍到荒庭的转换,为从听觉转至视觉作了巧妙而又自然的过渡。以下秋声已住,无处追寻,仿佛秋声留下的足迹。“无凭”是感觉,“但有”是视觉,树叶落后更觉峥嵘。在秋声中徒增冷寂和凋零。此段写法独到,即见无处寻声,却有迹可见的水尽云生,在凝重质实中见出清刚流转。
  上片秋声是所闻、所感、所见。“迢递归梦阻”是上片“顿惊倦旅”的进一步铺陈。“归梦”为秋声所断,在“倦旅”中,思乡之情段段。“归梦阻”之“阻”,一表归梦为秋声所断,二表时间渺渺,空间遥遥,梦醒后也有家难归。有家不能归,是为不幸,归梦都难成,又何幸焉。客居的孤寂中闻秋声且见落叶飘零之形色,愈益感发他老病交加的凄楚,比之倦旅之情,悲苦过之矣。“阻”所隐含的秋声惊梦,“老耳难禁”暗示的凄楚秋声,均处处遥遥切合题旨,含蓄而曲折,想象较为丰裕自如。
  既然归期遥遥,就只有异乡的秋夜遥想故乡,自我慰藉,词人在秋声中展开对故乡的想象:孤雁唳鸣,寒蛩哀吟,雨打芭蕉,透露出凄惶孤寂的意味。比之异乡所闻秋声,愁苦交织,令人肠断心碎。思乡或归家能解脱愁怀,岂料客居愁,归家更愁。“避无处”,这愁又是与秋声相感发的,秋声无处不在,此愁也无有已时,这是秋声所感发的愁怀的第三层曲折。将秋声与愁怀推至悲苦不堪的极致,笔致极为拙重含蓄。“这闲愁,夜深尤苦”,愁而曰“闲”,是以轻淡之笔写郁结之情。绾合种种愁思一处,在夜深人静、无可诉说的背景之中,显得格外“尤苦”。


相关阅读
1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 【查看全文】

2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巫山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 【查看全文】

3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小寒食舟中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查看全文】

4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有感九服归元化》,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 【查看全文】

5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出自于诗经作品《有客》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查看全文】

6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作品《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