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8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出自宋朝诗人阮逸的作品《花心动·春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
  【注释】
  花心动:此调宋词始于阮逸女所作的这首词。双调一百零四字,仄韵格。各家词字数、句读、押韵或有小异。
  【翻译】
  无。
  【赏析】
  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
  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浓三句,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人们的眼前。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上元前后即开花,妆点着浓郁的春意,一枝枝花光彩照人,含露欲滴,正是已堪攀折的小桃,震颤了抒情女主人公的情弦,使她产生了缠绵悱恻的情思。“乍雨乍晴”三句,既是眼前景,又回映当年事。这样的“赏花时节”,她们曾经徘徊在花径柳下,互诉衷曲,互相祝愿,自然是难以为怀的。偏偏那无力的东风,摇曳着花台月榭的垂柳;柳浪深处,传来了"幽禽"的软语,使她感到更加难以为情。"断魂远"以下的结语,自然而有神韵,是上文蓄势的结果。“翠径”,是芳草杂花丛生的小径。小桃依旧,幽禽如故,而往日的芳踪,当年的旧梦,已不可复寻,怎不让人愁肠百结!真是一步一态,一态一变,丽情密藻,尽态极妍,构成了美丽的画面,组成了丰富的内容。
  下片写少妇独处深闺,幽梦难寻,灯尽梦回,更觉寂寞难堪。过片“此恨无人共说”,紧承“顿成愁结”。“此恨”是指春色恼人,幽禽调舌,引起她的千种幽情、百端离恨。黄昏是离人最难为怀的,它是“倦鸟归巢”的时候,也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候。
  所以历来的词人往往以黄昏为背景,来描写少妇的哀怨。此处,写少妇立尽了黄昏,而游子犹在天涯,使得她不得不怀着绝望的心情去“强整绣衾,独掩朱扉”,一想到眼前的形单影只,枕冷簟寒,便又心灰意冷起来,发出到底“为谁铺设”的怨语。一句话,把这个少妇刹那间的矛盾心情充分揭示了出来。那漫漫的长夜、那声声的更鼓,从远处传到了她的耳中,惊醒了她片时的春梦。她睁开惺忪的睡眼,只见碧纱窗下,乍明乍灭的残灯在那里眨眼。这个凄凉的夜、孤寂的夜,使人感到“春色迷人恨更赊”。“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结句情景交融,余味无穷,它们都是让抒情主人公的丝丝哀愁,缕缕离恨,在这隐约凄迷的景色中流露出来,比起一般的直抒胸臆,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全词用铺叙的手法,从寻梦到梦回,层层敷衍,节节转换,情景交融,刻画入微,把写景、叙事、抒情打成一片,而又前后呼应,段落分明,成功地反映了一个少妇独处深闺的寂寞心情,是长调中富有韵味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以诗代书答元丹丘》,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 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 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 开缄方 【查看全文】

2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古诗作品《春夜别友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 【查看全文】

3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其一》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颠,得无金丸惧。 【查看全文】

4 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闻李太尉举兵秦出天下兵》,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查看全文】

5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 【查看全文】

6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秋夜独坐》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