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8

  “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诉衷情·建康》,其古诗全文如下: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注释】
  ①建康:故城在今南京市。汉末至隋,共有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是六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②钟山:即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北郊。
  ③“寂寞”二句:唐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翻译】
  无。
  【赏析】
  词的上阕是作者站在秦淮河畔的怀古所见。开篇两句“钟山”“楼台”“晚翠”等景物,实际上都是江中的倒映。“楼台”本在钟山之上,作者站在江边观察水中倒影,“楼台”也自然就在“钟山影”中了。“江烟晚翠开”是写江上的烟雾消散,露出水面的倒影,这倒影的内容正是暮色下翠绿的钟山。这两句在叙述顺序上是倒装,因为只有先“江烟”散,才能看到倒影的钟山、楼台,倒装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依然写江中倒影,但时间已是晚上。明月倒影在秦淮水中。故曰“满秦淮”。“旧时”二字透出怀古氛围,有“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意。清夜里月光辉映下的秦淮河,分外瑰丽多姿。
  下阕转为悲秋,依然从景物着笔,围绕着秦淮河来写。“寂寞处,两潮回”二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诗中著名的诗句“潮打空城寂寞回”,以古今不变的潮起潮落来衬托人世无常的寂寞,带有浓浓的怀古情绪。接着“黯愁怀”三字一过渡,开始抒发作者个人的愁绪。“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写江上的秋雨,一个“细”字,一个“闲”字,与上文“寂寞”二字呼应。结句“又是”二字语意极重,写出岁月轮回、季节变换之迅速。此情此景,年华老去的词人自然有无限哀愁,正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
  全词上阕怀古,下阕悲秋,怀古是悲秋的基础,悲秋是怀古深化,二者始终交织在一起。作者主要通过景物描写来展现秋意,同时又隐含着历史变换的沧桑,二者缺一则悲凉之感大减。作者所描绘的诸多景物都以秦淮河为中心,意象密集而又有条理,这是本词的特色。宋黄升在仲殊《诉衷情》一调下有这样的评价:“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小令之中,《诉衷情》一调又其最,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也。”


相关阅读
1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 【查看全文】

2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江红怀子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 【查看全文】

3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重赋厚地植桑麻》,其古诗全文如下: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 【查看全文】

4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卖花声怀古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 【查看全文】

5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商山早行》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 【查看全文】

6 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月下笛与客携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