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寒梅细雨,卷灯火、暗尘香。正万里胥涛,流花涨腻,春共东江。云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9

  “润寒梅细雨,卷灯火、暗尘香。正万里胥涛,流花涨腻,春共东江。云樯”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木兰花慢·润寒梅细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润寒梅细雨,卷灯火、暗尘香。正万里胥涛,流花涨腻,春共东江。云樯。未传燕语,过罘罳、垂柳舞鹅黄。留取行人系马,软红深处闻莺。
  悠扬。霁月清风,凝望久、鄮山苍。又紫箫一曲,还吹别调,楚际吴旁。仙方。袖中秘宝,遣蓬莱、弱水变飞霜。寒食春城秀句,趁花飞入宫墙。
  【注释】
  ①“悠飏。霁月清风,凝望久”九字:一作“霁月清风凝望,久悠飏”。
  ②鄮:一作“郧”。
  ③趁:一作“赴”。
  【翻译】
  无。
  【赏析】
  《木兰花慢》,唐教坊曲,从双调《木兰花》演变而来。《乐章集》入“南吕调”。双调,一百零一字,前片十句五平韵,后片十句七平韵,为定格。还有前片四平韵后片六平韵的,系慢调变格。此词为定格。
  “鹾幕”,即盐运使幕僚。“鹾”,即盐。《寰宇记》江南东通明州,望鄮县。《宋史·食货志》盐法在浙东曰:明州、昌国东西两盐。  
  “润寒梅”二句,点饯行时令——梅开之时。“暗尘香”,即暗香,梅香也。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即指此。此言细雨湿润了梅树,寒风吹得灯火一闪一闪地抖动,风夹着阵阵梅花香飘了过来。“正万里”三句。言韩似斋将要渡过滚滚无涯的钱塘江,去浙东一带的盐运使幕上任职。因此,当落英缤纷,满江流红飘香的春天,他就在江东生活了。“胥涛”,指钱江潮。本传说中伍子胥自刎后,夫差将其尸盛鸱鴺囊中投于钱塘江,后被追封为钱塘江神事。“云樯”三句,惜别语。“云樯”,因江南水乡多船只,故称帆樯如云。此处是说:现在似斋的乘船还夹杂在众多的船帆中没有离开,所以还不用叫燕子传信,但到了明年春天,就务必请燕子寄语过来,并叫它代你看看京城宫阙内外也已是柳枝发芽,随风而舞了。“罘罳”,指宫阙四周的花墙。“留取”两句承上,希望语。希望京城中的柳树能催促韩似斋回来,继续系马树旁,并在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自在地倾听黄莺鸟婉转的啼鸣声。上片述惜别。  
  “悠飏”三句,别友思故乡。“鄮山”,在今宁波市东郊。吴文英本四明(今宁波)人,其地东有鄮山,故亦称四明为鄮县。此言分别之时,雨住月出,清风徐来,词人及目远眺东南方,希望能发现故乡中苍郁的鄮山,同时思绪悠然飘扬,因为那里不但是韩似斋赴仕的江东鹾幕驻地,而且也是词人的故乡。“又紫箫”三句,为友设想。此是想到韩似斋将去的地方,是楚与吴交接的浙东越地,所以他到了那里后,吹起紫箫,曲中也将带有越音了。“仙方”三句。言浙东尚有秦时徐福怀秘仙方,从那儿乘大海船出海,去东瀛蓬莱寻找长生仙药的遗址(即传说中今天位于宁波市慈溪达蓬山的徐福出海处)。词人说:你到了那儿,将把那滔滔海水,化成为霜雪般的白盐了。“寒食”两句,祝友寻机回京仕职。两句化用唐韩翃作《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而名闻京师的传说。言似斋在浙东更应勤习文章词翰,日后或可以像他的祖先韩翃那样,凭借《寒食》诗中的“秀句”佳语,名重京师,趁机调回京中任职。下片遥思鹾幕驻地——浙东,即词人的故乡,并向友致语。


相关阅读
1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其古诗全文如下: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查看全文】

2 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望远行绣帏睡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 【查看全文】

3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 【查看全文】

4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出自唐朝诗人于良史的古诗作品《春山夜月》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查看全文】

5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长干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 【查看全文】

6 梦醒芙蓉。风檐近、浑疑佩玉丁东。翠微流水,都是惜别行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醒芙蓉。风檐近、浑疑佩玉丁东。翠微流水,都是惜别行踪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新雁过妆楼梦醒芙蓉》,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醒芙蓉。风檐近、浑疑佩玉丁东。翠微流水,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