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其古诗全文如下: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翻译】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鉴赏】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这首诗的主旨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相关阅读
1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少室雪晴送王宁》,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 【查看全文】
2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南歌子驿路侵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 【查看全文】
3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释】 (1)猿愁: 【查看全文】
4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出自宋朝诗人陈克的作品《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其古诗全文如下: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 【查看全文】
5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出自西汉诗人罗敷的作品《陌上桑》,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 【查看全文】
6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古诗作品《鹧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