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出自宋朝诗人严羽的作品《江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释】
⑴暝:黄昏。蒹葭: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⑵雁断:大雁的鸣声中断。
【翻译】
我坐船在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夜色笼罩在岸边的芦苇上,一片苍茫。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船行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像船跟着树梢在前行。我离开家已经几个夜晚了。这时,船工在划桨时尽情地唱着渔歌,我却因离家多时听起来感到厌烦。
【鉴赏】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蒹葭苍茫,语出《诗经·秦风·蒹葭》篇中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中对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寻成了后世诗人心中一个永恒的情节。因为“道阻且长”,伊人可望不可即,所以才成为永恒。这伊人并不专指情人,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有时还指皇帝,而更多的时候指的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只有理想才真正具备这种因可望不可即而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特性。严羽对于江边丛生的蒹葭所造成的苍茫境界颇为敏感,蒹葭是他诗中的常客,在他的《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中有这样的句子:“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都是“旅情”,一思家乡亲人,一思旅中好友。然而无论思念的对象如何变化,思念的媒介却是一如既往,这就是“蒹葭”。而傍晚的“暝色”更为丛丛蒹葭增添了苍茫之感,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和疑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作者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乡关何处,只是因避乱才来到江楚,有家而不能归比无家可归更痛苦。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古人喜欢用残断的意象来传达心中的无奈和绝望,如“残月”“笛声残”“梦断”“肠断”等等。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不仅不能归,就连传书的大雁都断绝了。诗人的希望和绝望尽在其中了。“新月带潮生”一句,化用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的痕迹很明显,但与“残雪和雁断”对仗得却极为工整,于此可见诗人的功力。明月与蒹葭一样,都是蕴含相思的意象,而用明月寄相思在古诗中更为常见和频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能够乘月而归,那份喜悦也早已把月亮给淹没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既然雁声已断,不能传书,所以只能许愿与月,托它打探故乡的消息了。
相关阅读
1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出自于诗经作品《泉水毖彼泉水》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 【查看全文】
2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元日》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查看全文】
3 桑榆外,有轻阴乍起,未是斜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桑榆外,有轻阴乍起,未是斜阳出自元朝诗人刘基的作品《沁园春万里封侯》,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中泽 【查看全文】
4 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莲尾分津,桃边迷路,片红不到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莲尾分津,桃边迷路,片红不到人间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庆春宫越中钱得闲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 【查看全文】
5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出自西晋诗人李密的古诗作品《陈情表》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 【查看全文】
6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出自唐朝诗人徐凝的作品《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