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而后坡仙。继菊井嘉名相与传。试摩挲劲石,无令角折,丁宁明月,莫涴规圆”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沁园春·澄碧西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澄碧西湖,软红南陌,银河地穿。见华星影里,仙棋局静,清风行处,瑞玉圭寒。斜谷山深,望春楼远,无此峥嵘小渭川。一泓地,解新波不涸,独障狂澜。
老苏而后坡仙。继菊井嘉名相与传。试摩挲劲石,无令角折,丁宁明月,莫涴规圆。漫结鸥盟,那知鱼乐,心止中流别有天。无尘夜,听吾伊正在,秋水阑干。
【注释】
⑴沁园春: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因此得名。此调格局开张,宜抒壮丽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又名“念离群”“东仙”“洞庭春色”“寿星明”。双调,一百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也有过片处增一暗韵的。另有一百一十二、一百十三、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字体。这首词为定格。
⑵影里:一本作“浮影”。
⑶峥嵘:一本作“峭嵘”。
⑷一:一本作“一春”。
⑸新:一本作“不”。
⑹而:一本作“雨”。
⑺角折:一本作“折角”。
【翻译】
无。
【赏析】
“澄碧”三句,明方泉所在地——在西湖南岸。言在碧波粼粼的西湖南岸的繁华地段,有一泓泉水由地下喷涌而出。因此在泉边凿了这池“方泉”,以成一景。“见华星”句,言方泉水既清且寒,明净如镜,可以清晰地照映出天上点点群星如南北双斗对弈的棋局。每当清风吹过,“方泉”水面就会闪烁起玉圭般的寒光。“斜谷”三句,此言斜谷山幽深而路遥,而要去望春楼也是来往不便,所以都不如来此“方泉”方便,且风景胜如渭川,曲折峥嵘。“渭川”,指唐王维在渭川所筑的“辋川别墅”,其地景色优美,故云。“一泓地”三句,言这里虽只有一泓“方泉”,但由于泉水源源涌出,就永不干涸,并且主人还修筑起曲折的障碍物,使泉水能够匀速地潺潺流出。
“老苏”两句。“老苏”,指苏洵;“坡仙”,指苏轼。此言事物都是“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好像是苏洵的儿子苏轼,他的文名就高过了乃父(这里也含有词人夫子自道之意),而“方泉”的水质与“菊井”所出之水可以相提并论,也将成为传世之名泉了。“试摩挲”四句,以反语再点泉水湍急而清晰。词人对池中顽石说:你不要被这泉水磨去棱角啊;再嘱咐“明月”说:你不会被泉水污染了清晰的月影吧?“漫结”三句,“鸥盟”,指山水之游;“鱼乐”,本指寺院中放生池,有称为“鱼乐国”的,如宁波阿育王寺和杭州玉泉内放生池皆名“鱼乐”。这里借指人工景色,亦即“方泉”。此言词人漫游过名山大川,观遍天然风景,然而总觉得比不上这儿“方泉”四周围人工景致的美妙。这是因为词人情有独钟,所以对眼前“方泉”的景致欣赏起来自然感到“别有天”。“无尘夜”三句,词人说:在这一尘不沾的清静的秋夜中,你们且听我手拍拦干,吟唱这首新作的《沁园春》词吧。结句呼应词题“邀赋”。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出自南北朝诗人王褒的作品《渡河北》,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 【查看全文】
2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入彭蠡湖口》,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 【查看全文】
3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查看全文】
4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出自西汉诗人刘彻的古诗作品《秋风辞》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 【查看全文】
5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渡江云西湖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 【查看全文】
6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作品《送别杨柳东风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 (1)东门:即长安青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