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5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入彭蠡湖口》,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注释】
  ⑴彭蠡湖:即今江西鄱阳湖。彭蠡湖口:即今鄱阳湖口,长江与鄱阳湖在九江附近与相接。
  ⑵倦:厌倦 。水宿:栖住于水中的船上。此句意谓厌倦了水上长途旅行。
  ⑶具论:详细述说。
  ⑷骤:急疾。回合:聚合;汇合。此言风浪拍打在洲岛上。圻(qí)岸:曲岸。崩奔:水流冲激堤岸而奔涌。
  ⑸狖:长尾猿。
  ⑹浥:湿。馥(fù):香气浓郁。芳荪:香草名。此句说露水沾在芳荪的叶子上,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⑺屯:聚集。
  ⑻千念二句:各种感慨日夜缠绕在心头。
  ⑼石镜、松门:山名,二山都近鄱阳湖口。李善《文选注》引张僧鉴《浔阳记》曰:“石镜山,东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人见形。”又引顾野王《舆地志》曰:“自入湖三百三十里,穷于松门。东西四十里,青松徧于两岸。”
  【翻译】
  我对日复一日的水行客宿已经厌倦,因为风潮变幻不定,莫可理究,凶险难测。彭蠡水波涛奔流,时而遇到洲岛,立刻遽分两股,急转猛合,又冲撞到岸崖之上,崩起重重雪浪,更凝聚起来,奔流而下。沿途,有时乘月夜游,聆听哀怨的猿啼,湿露而行,赏玩芳草的浓香;有时晨起远眺,近处晚春秀野,碧绿无际,远处苍岩高峙,白云如聚。我想凭借与寥夜清晨静景的对晤,来参透这冥冥之理。但是日日夜夜,朝朝昏昏,百思千索,依然不解。因不耐静思默想,于是攀登悬崖,登上了石镜山;牵萝扳叶,进入了松门顶。访异探秘,登高远望,然而三江九派,先哲的记载,已成难以追寻的故事;沧海桑田,这千变万化的自然之理,更难以考究。如今灵物异人已惜其珍藏,秘其精魂;金膏仙药,温润水玉,早已灭其明光,辍其流温。对于这颠颠倒倒,是非莫明的一切,我奏起了《千里别鹤》曲。突然断弦一声,万籁俱寂,唯有那无尽愁思在江天回荡。
  【赏析】
  《入彭蠡湖口》作于晋怀帝元嘉八年(431年)晚春,由京城建康赴临川(治今江西南昌)内史任途中。其前,会稽太守孟顗诬谢灵运在浙聚众图谋不轨,谢灵运赴京自诉,总算文帝“见谅”,留他在京。一年后外放江西,其实含有驱虎离山,断其根本之意。谢灵运对这种明用暗放的手段心中是了然的。先此二度归隐,已使他悲愤难已,今番横遭罗织,自然更添怨恨,所以从离开石首城起,所作《初发石首城》《道路忆山中》诸作中,他均以遭谗流放的屈子自比,一旦进入彭蠡湖口,心潮更与风涛同起伏,遂以如椽雄笔,总揽入湖三百三十里景物,抒达幽愤。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二句突兀而起,立一诗总纲。“倦”“难”二字最耐咀嚼,伏下了贯穿始终的主脉。诗人对日复一日的水行客宿已经厌倦。因为风潮难于一一具说;亦即变幻不定,莫可理究,凶险难测。这是说此行观感,推而广之,则又是多年旅程颠沛的总结;深而究之,更为隐隐仕仕,是是非非,宦海风波在诗人心中投下的阴影。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承“难具论”写彭蠡水势:波涛奔流,时而遇到洲岛,立刻遽分两股,急转猛合,又冲撞到岸崖之上,崩起重重雪浪,更凝聚起来,奔流而下,这凶险的水势,是所以为“难”的注脚,也传达出诗人烦扰起伏的不平心声。
  五、六句笔势陡转,忽开清景,说沿途,有时乘月夜游,湿露而行,聆听那哀怨的猿啼,赏玩那芳草的浓香;有时则晨起远眺,只见近处晚春秀野,碧绿无际,远处苍岩高峙,白云朵朵,似同屯聚在峰顶上一般。一昏一朝似是两幅恬静的美景,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七、八句剔出了它们的内涵。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原来静景并不表现诗人心情的平静,他只是想凭借与寥夜清晨静景的对晤,来参透这“难具论”的冥冥之理。但是日日夜夜,朝朝昏昏,百思千索,依然只是个“难具论”。于是他感慨万千,再也不耐静思默想。他攀登悬崖,登上了浔阳城旁庐山之东的石镜山;牵萝扳叶,穿过四十里夹路青松,进入了湖中三百三十里的松门山顶。访异探秘,登高远望,企望灵踪仙迹能照彻他心中的疑难,东去江流能启迪他纷乱的理智。然而三江九派,先哲的记载,已都成难以追寻的故事;沧海桑田,何以有这千变万化的自然之理,更难以认真考究。郭景纯的《江赋》曾说长江“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魂”,又说江神所居“金精玉英填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然而如今灵物异人固已惜其珍藏,秘其精魂;金膏仙药,温润水玉,更早已灭其明光,辍其流温。“天地闭,贤人隐”,对于这颠颠倒倒,是非莫明的一切,诗人再也“倦”于寻究,于是他奏起了愤懑哀怨的《千里别鹤》古琴曲。“黄鹤一远别,千里顾徘徊”,是到了永作归隐决计的时候了,但是心中的一点情愫又不能够真正泯去。心潮催动着他紧拔快弹,企望让琴音来一洗烦襟。突然断弦一声,万籁俱寂,唯有那无尽愁思在江天回荡。


相关阅读
1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秋夜月当初聚散》,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 【查看全文】

2 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临江仙离果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查看全文】

3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其古诗全文如下: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棹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常接绣衣。 【查看全文】

4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5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出自唐朝诗人、文学家杜荀鹤的古诗作品《泾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查看全文】

6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作品《黄鹤楼》第七八句,其全诗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