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6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出自南北朝诗人王褒的作品《渡河北》,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注释】
  “秋风”二句,渡黄河,秋风起,落叶纷纷扬扬,好似洞庭湖波涌起,景色好似江南。这里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常山”二句:常山:郡名,治所今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正定县,辖境至唐县。代郡:汉代北部边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和山西省东北部。临,靠近。亭障:当时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
  “心悲”二句:异方:异乡。陇头歌:乐府歌曲名,属《梁鼓角横吹曲》,歌曲的内容是游子思乡。陇头歌也就是“异方乐”。
  “薄暮”二句:傍晚时将驱动征马,在北山拐角的地方迷失了道路。失道:迷路。山阿:山的拐角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 此番情景使诗人想起屈原的名句:“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三四句写北渡所见之景,感慨原本汉代的北部边塞,却成了北朝异族的工事,把深沉的历史感慨融入故国之思中。五六句写北渡所闻。《陇头歌》是抒写思乡之情的乐府歌曲,作者正在愁惨之际,听到远方传来异国悲凉的歌声,更觉肝肠寸断。结尾二句用信马由缰、茫然迷路的动作来刻画诗人心灰意懒、怅然若失的情状,一种惆怅绵渺的情味萦绕在画面中。这首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同时又具有苍劲悲凉的格调,表现出南北诗风融和的特点。


相关阅读
1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多丽咏白菊》,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寒,夜长帘 【查看全文】

2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鸣皋歌送岑征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查看全文】

3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 【查看全文】

4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碧城对影闻声已可怜》,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 【查看全文】

5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垂老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 【查看全文】

6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兰陵王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