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候。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32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候。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候。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注释】
  ①归休去:退休、致仕。去,语助词。
  ②不成:反诘词,难道。
  ③出处”,指出仕与隐处,做官与退隐。
  ④元:同“原”,得似,真是,宋元问人口语。
  【翻译】
  我要上高楼上去躲避忧愁,但是这个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经过以前到过的地方,那里的江山面貌都改变了;见到很多的亲戚朋友,他们头发都已经白了,变成老人了。
  回到家里不再出来了,回到家里不再出来了。难道人生总是要封侯不成吗?浮云在哪里出现,原来也没有一定的地方,如果能像浮云那么自由地来去,那就最好了。
  【赏析】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以“愁”立意。“愁”从何来?为何而“愁”?作者未言。在长久的官场生涯中,作者看透了尔虞我诈的种种现实,看透了官场在富贵生活的表象下掩盖着的种种风波险恶,自己一生追求的、期望凭借马上杀伐恢复中原故土以博取功名富贵的雄心,也在年复一年的官场生涯中消磨殆尽,因而对官场颇产生一种极端厌倦的情绪。在仕宦与归隐的得失之间,作者思之筹之,不得要领,因而愁绪百结,久不能脱。作者最终思考的结果是:作为一个人,最可宝贵的是应该有一个自由之身,至于功名富贵,则全为身外之物。基于此,作者认为:过一种闲云野鹤、不受人间礼法管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选择。
  上阕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这两句写作者之愁无处不在:作者本想到高楼去避愁,可是愁还是随着上了高楼,这个愁啊,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随。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宦游数十年,曾经历了多少次江山的变迁。眼中所见,多少亲朋已经白发苍苍。这两句写作者对人生的体会,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说中,寓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没有颇久的人生阅历,未经一定的官场生涯,是难以体会出这两句的分量的。
  下阙连呼两句“归休”,否定世间一切的功名富贵,是作者对官场生涯失望至极的一种极端化的情绪表现。结处以浮云为喻,是为自己鄙弃功名富贵的人生态度作确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不受官场束缚的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种向往。


相关阅读
1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出自唐朝诗人谢枋得的作品《小孤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 【查看全文】

2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来日大难》,其古诗全文如下: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 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 【查看全文】

3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出自宋朝诗人钱起的作品《江行望匡庐》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注释】 匡庐:庐山。 云雾窟:云雾 【查看全文】

4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满江红暮雨初收》,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 【查看全文】

5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出自唐朝诗人寒山的作品《城中蛾眉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 【查看全文】

6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念奴娇昆仑》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