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出自唐朝诗人寒山的作品《城中蛾眉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注释】
⑷“长歌”句:《列子·汤问》记载:“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的是当时著名歌唱家韩娥的歌声就达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根据《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三十五岁时,因为鲁国内乱出奔齐国,听到王宫的韶乐演奏,十分欣赏,赞美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这里说“三月响”合两则典故极力形容歌声的美妙。
⑸短舞:节奏很快的舞蹈。
⑹芙蓉:即荷花。
【翻译】
城中有个眉毛细长的女子,身上的玉饰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花前逗弄鹦鹉,在月下弹奏琵琶。唱起歌来,悠扬的歌声三日不绝;跳起舞来,万人争相观看。这样的情景是不会长久的,荷花再美也难逃三冬的严寒。
【鉴赏】
此诗借“城中蛾眉女”的冶容才技,比喻人间高贵荣华,以“芙蓉不耐寒”的“花无百日红”比喻“人无千日好”的好景有限,言近旨远,形象生动,阐扬了佛家哲理,也起着讽时警世作用,不失释子本色。又将当时兴起的约句准篇的五律形式加以通俗化,可谓善于妙用。
就结构而言,这首诗和李白《越中览古》一样,详略有致,有“笔力雄健”之妙。就艺术效果而言,正如宗白华先生对《诗经·国风·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所起作用的点评:“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动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像。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的议论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白描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关阅读
1 步危径、攀艳蕊。掬霞到手红碎。青蛇细折小回廊,去天半咫。画阑日暮起东风,棋声吹下人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步危径、攀艳蕊。掬霞到手红碎。青蛇细折小回廊,去天半咫。画阑日暮起东风,棋声吹下人世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西河陪鹤林登袁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乍霁。清涟画舫 【查看全文】
2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寄东鲁二稚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 【查看全文】
3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古诗作品《临江仙》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 【查看全文】
4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列女操》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注释】 【查看全文】
5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出自东汉诗人苏武的古诗作品《留别妻》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 【查看全文】
6 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临江仙引上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物情人意,向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