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35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②旅雁:征雁。这里比喻战乱时人们纷纷南逃。
  ③寒汀立:冷落凄清的河中小洲。
  ④鸥鹭:即沙鸥、白鹭。
  ⑤矰:用丝绳系住的短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
  【翻译】
  远行的大雁向南飞翔,风雨中与雁群失散。饥渴辛苦的大雁双翅无力地下垂,只好独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沙鹞和白鹭苦于难以亲近,时刻担心被弓箭射杀。茫茫云海中找不到归宿,有谁来听鸿雁的声声哀号。
  【赏析】
  上阙写失群旅雁遭遇风雨后的疲累饥渴之状与孤独之感。词的首句写冬天雁由北向南迁徙。“情沿物应”,才发而为词,“道寄人知”,借以表达因雁而兴起的伤感。“风雨群相失”的“风雨”,表面是指自然的风雨,骨子里却是喻指人世社会的风雨,是骤然袭来的战祸。接下去便以雁之饥渴辛劳、无力续飞与孤宿寒汀的情景,来比喻人们在逃难途中忍饥受寒、疲惫不堪和孤苦无依的惨状。
  下阕以雁之忧惧被人弋射和茫茫无处归宿,以及哀鸣而无人怜顾的孤危,象征他与广大人民当时类似的处境与心情。“鸥鹭苦难亲”一句,承上句“寒汀立”而有所深入。鸥、鹭与雁,都是栖宿于沙洲汀渚之间的鸟类,而说“难亲”,便有地下亦难宁处之苦;“赠缴忧相逼”,则天空中更怕有性命之忧。《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歌日:“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虽有赠缴。尚安所施!”而这里的鸿雁苦于身心交瘁,无力高飞,便易被猎人所射杀。如此借旅雁的困厄以写人间的忧患,可谓入木三分。结尾续写旅雁之苦。“云海茫茫”亦即人海茫茫,一语双关,余悲不尽。
  全词处处写雁,但又处处在写自身的处境与心绪,收到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效果。词人写的虽然是个人在逃难途中的遭遇与感受,但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却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普遍的意义。


相关阅读
1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秋兴八首其一》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查看全文】

2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出自宋朝代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 【查看全文】

3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塞下曲四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 【查看全文】

4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长沙驿前南楼感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注释】 ⑴海鹤:比喻品德高尚 【查看全文】

5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出自唐朝诗人孙逖的古诗词作品《宿云门寺阁》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查看全文】

6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丹凤吟赋陈宗之芸居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灯窗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