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37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出自宋朝诗人胡铨的作品《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注释】
  (1)辛未,指1151年(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 
  (2)庆符:指当时的爱国志士张伯麟,庆符为其字。
  (3)银蟾:传说月中有蟾蜍,古以银蟾代月。
  (4)箕踞:两腿伸开形如簸箕而坐。不拘形式随意而坐的姿态。
  (5)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
  (6)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卢仝,号玉川子。曾写过一首著名的玉川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表现了一种看透世事旷达不羁的精神。
  【赏析】
  词作开首二句:“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词人这一年四十九岁,故曰“百年强半”,被排挤出朝廷,羁留南方达十三年之久,故曰“犹在天南畔。”秋高气爽,临轩赏月,把酒观菊,本当是很惬意、快活时节,但却被抛置在天之涯海之角。更何况,奸贼当道,金瓯残缺,匹夫之责,时常萦绕心怀。一个“犹”字,凝聚了词人多少的感慨与忧愤。“高秋”,谓秋高气爽之时,谢眺《奉和随王殿下》诗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句。“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幽怀”,指郁结于心中的愁闷情怀。毫无疑问,这是指自己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这句本意是因“幽怀”而无心赏观菊花,但字面上却说是因观花而致幽怀乱,似句意不顺,这实是一种婉转曲达的表现手法,后二句亦是如此写法。词人愁绪满怀,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这与上句的“无理”,更深一个层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辛弃疾的“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祝英台近》)等。这都是一种看似无理,实则含有更深的理在的埋怨。
  下片词人转而抒写自己借酒茶解愁的情形。“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 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这里的“伴”,当指那些不畏权奸,主张抗金,遭到迫害,有志而不得伸的志同道和之友,当然也包括词题中的张伯麟。这几句词人用白描手法极写饮酒之狂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仍只好借酒来忘却心中的忧愤与不平。“羽觞”,指酒器,其状如雀鸟,左右形如两翼。他们喝了无数杯的酒,不仅放声高歌,还一扫文雅之态,箕踞而坐,并把头巾推向后脑露出前额。这是他们“颠狂”的具体写照。“箕踞”,形容两足前伸,以手据膝,如箕状,古时为傲慢不敬之容。这种放浪形骸的颠狂之态,实是内心忧愁极深的外在表现。末二句“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酒醒思茶,亦如饮酒一般,以浇胸中之块垒。“卢仝盌”,“盌”,同碗、椀,典出唐代诗人卢仝,卢仝号玉川子,善诗,亦喜饮茶。曾赋诗盛赞茶之妙用:“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走笔谢孟议寄新茶》)。这里用此典,词意是承前一贯而下,亦即卢仝诗中的“破孤闷”、散尽“生平不平事。”
  全词抒情由隐而显,层层递进;或曲折传达,或正面抒写,刻画了一个身虽遭贬,却能不屈不挠、豪气不除的爱国诗人形象。


相关阅读
1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 【查看全文】

2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夜夜曲》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注释】 ⑴流影:形容月光清柔流动 【查看全文】

3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出自元朝诗人党怀英的作品《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 【查看全文】

4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出自于诗经作品《下泉》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查看全文】

5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故都故都遥想草萋萋》,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 【查看全文】

6 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出自宋朝诗人徐照的作品《自君之出矣》,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君之出矣,懒妆眉黛浓。 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 【注释】 ①眉黛:黛是古代女子用来画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