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39

  “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将进酒·城下路凄风露》,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袭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注释】
  将进酒:实名《小梅花》。“将进酒”是作者改题的新名。
  “今人”句:顾况《短歌行》:“城边路,今人犁田古人墓。”顾况: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
  “岸头沙”三句:顾况《短歌行》:“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蒹葭:一种像芦苇的草。
  “黄埃”句: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
  函关: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关为战国秦之东方门户,时平则开,时乱则闭。
  六国扰:指秦末复起之齐、楚、燕、韩,赵、魏。
  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
  【翻译】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韵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
  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萧洒爱酒的刘伶。
  【赏析】
  《将进酒·城下路》创作于嘉佑年间。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总是不断地争城夺地,至少也是争名夺利。这种争夺的结果,不但使广大人民遭殃,也使统治阶级中某些道德和才能出众的成员受到压抑和排斥。贺铸就是其中的一个。
  此词是作者在饱经人生忧患之后对历史、社会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抉择。历史、社会是虚幻变化的:古人的坟墓变成了今人的耕田,昔日的江河流水如今变成了村落住上了人家:社会动乱又太平,太平了又动乱:整个人生又是那么劳碌奔忙,疲惫不堪,就像长安道上人无水马无草的倦客。在这虚幻变化的社会历史中,摆在作者面渐的只有荫条路:一是遁入深山做隐士,一是沉入醉乡做酒徒,因为仕进之路早巳堵塞。而追思往古,历史上的所谓高人隐士多属虚伪,君不见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一度以隐居深山不仕新朝而名扬四海,可不久就撕下伪装住进了侯门。看来唯一的人生选择只有像刘伶那样沉入醉乡;旋浪形髌,且尽生前一杯酒,也不管死后有无名。不过,作者表面上看破红尘,实质上他难以看破,也难以真正忘名,不然他就不会这么激愤了。[2]
  自然界的变化,一般比人事变化迟缓。如果自然界都发生了变化,那人事变化之大就可想而知了。沧海桑田的典故,就是说的这种情况。这首词一上来的六句,也是就自然与人事两方面合写这个意思。词句用顾况《悲歌》“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时流水今人家”,而略加增改。前三句写陆上之变化,墓已成田(用《古诗》“古墓犁为田”之意),有人耕;后三句写水中之变化,水已成陆,有人住。下面“黄埃”二句也从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来,接得十分陡峭。看了墓成田,水成陆。他们依旧为了自己的打算,不顾一切地奔忙着。函谷关是进入长安的必由之路。关开关掩,改朝换代,然而长安道上还是充满了人渴马饥的执迷不悟之徒。歇拍用一问句收束,讥讽之意自见。
  “六国扰”,概括了七雄争霸到秦帝国的统一,“三秦扫”,概括了秦末动乱到汉帝国的统一。“初谓”四句,是指在秦、汉帝国通过长期战争而完成统一事业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被卷进去了。词人说,他最初还以为商山中还留下了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这四老。谁知道经过统治者写信派车敦请以后,就也撕下了隐士的服饰,一个跟着一个地穿起官服,在帝王门下行走起来了。(商山四皓最初不肯臣事汉高祖,后被张良用计请之出山,保护太子,见《史记·留侯世家》。南齐周彦伦隐居钟山,后应诏出来做官,孔稚圭作《北山移文》来讥讽他,中有“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之语。又汉邹阳《上吴王书》中句:“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这四句专写名利场中的隐士,表面上很恬淡,实则非常热中。隐居,只是他们的一种姿态、一种向统治者讨价还价的手段,一到条件讲好,就把原来自我标榜的高洁全部丢了。上面的“初”字、“遗”字和下面的“裂”字、“焚”字、“接”字、“曳”字,不但生动准确,而且相映成趣,既达到嘲讽的目的,也显示了作者的幽默感。不加评论,而这般欺世盗名的人物的丑态自然如在眼前。


相关阅读
1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 【查看全文】

2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 【查看全文】

3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其古诗全文如下: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 【查看全文】

4 行待痴心守。甚捻著脉子,倒把人来僝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待痴心守。甚捻著脉子,倒把人来僝僽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满园花一向沉吟久》,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向沉吟久。泪珠盈襟袖。我当初不合、苦撋就。惯纵得软顽,见底心先有 【查看全文】

5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 【查看全文】

6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养鸷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