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43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出自宋朝诗人汪藻的作品《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注释】
  1、己酉:指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
  2、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3、官军渡:指宋军随高宗乘舟南逃。
  4、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5、旋:回转,退回去。
  6、勾践胆:春秋时,越为吴所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报仇,后终于灭吴而霸。
  7、女娲天:相传远古时天崩地裂,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翻译】
  皇家军渡江南逃慌慌张张,敌骑兵跟踪追击趾高气扬。学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仇,效女娲炼石补天重振朝纲。诸将领拥兵自重袖手观望,众百姓苦若倒悬倍遭灾殃。普天下盗贼遍野烧杀掠抢,何日能收复失地重返家乡。
  【赏析】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此诗作于建炎四年(1130)下半年。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下,攻陷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十二月攻陷常州(今江苏常州市)。继而破江东诸郡,挥戈直抵越中。建炎四年(1130)正月,宋高宗赵构乘船沿海南逃,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失陷。“靖康之乱”后费尽艰辛建立起来的南宋王朝,顿时岌岌可危,江南百姓遭受空前劫难。由于韩世忠、岳飞等爱国将领率兵还击,五月,迫使金兵退回到江北。当时,汪藻正在朝中任职。他看到国难当头,百姓惨遭涂炭,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虑和愤慨,写下了这首忧国感时的诗篇。
  诗人在开头两句直截了当地描绘出己酉之乱的景象,点明了令人耽忧的危难局势,诗人的感情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抒发的。“草草”二字,尽显南宋官军退逃时无心抗战、匆忙慌乱之状,“悠悠”一词则活画出金兵所向无阻、趾高气扬的神态。两相对比、触目惊心。这两个叠音词的使用,还巧妙地传达出这场劫难的规模巨大和时间的长久,可谓精炼贴切,言约意丰。作为宋军从北向南退守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长江,旋即也成为敌人的悠悠饮马处,国家所面临的空前危难就自不待言,诗人的忧虑也就不言而喻了。
  次联的写法非同一般的紧承首联,而是宕开一笔,去回顾己酉乱前曾出现的令人欣慰的局面。先用越王勾践故事:勾践立志报仇复国.卧薪尝胆,终于灭吴兴越,再用补天神话:女娲氏见天倾东南。于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的意图在于表面,靖康乱后,历经艰辛,尚能使国家免于灭亡的命运而在东南建立起南宋政权,虽然现在敌人得势,但只要坚定抗战.发扬卧薪尝胆、炼石补天的精神,雪耻复国的胜利也能实现。


相关阅读
1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送灵澈上人》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1、灵澈上人:唐代 【查看全文】

2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送韩都护还边》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查看全文】

3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溪居》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 【查看全文】

4 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浪淘沙今日北池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 【查看全文】

5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出自唐朝诗人唐伯虎的古诗作品《桃花庵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 【查看全文】

6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作品《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