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46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沁园春·宿霭迷空》,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笼金斗,时熨沈香。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注释】
  1、宿霭:隔夜犹存的雾气。
  2、腻云:肥厚的云层。
  3、昼景:日光。
  4、兰皋:长着兰草的河岸。
  5、蜜脾:蜜蜂营造连片的蜂房,酿蜜其中,其形如脾,故名。
  6、触处:到处,随处。
  7、游丝:蜘蛛等昆虫所吐之丝在空中飘荡。
  8、红泪淋浪:描写桃花杏花上的水珠连续的向下滴。红泪:美人泪。淋浪:流滴不止貌。
  9、风流:本指有才华而不拘礼法的风度,此处意喻多情。
  10、回尽柔肠:形容内心极其痛苦。
  【翻译】
  昨夜残存的雾气弥散在天空,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太阳,夏日渐长。长满兰草的曲折的水泽湿润了泥土。燕子衔起泥土,飞去筑巢。蜂房香气渐少,蜜蜂都到处忙着采蜜。庭院深深,帘幕低垂。只见一阵风吹,把昆虫吐出的游丝吹过了墙来。微雨轻抚,窗外桃花杏花的枝头有水珠如泪滴般不住滴下。我想起了从前那一段风流往事,恋恋不舍得站在那里,内心无限痛苦。想起她对镜梳妆,想起她用熏笼里的熨斗熨烫衣服。当年我与她在柳下相伴游玩,多么的欢欣。如今回首往事,那青楼已成了异乡,不禁无限伤怀。回忆我们之间的往事,纵使有千万张纸笺,也难以表达我的一腔相思。
  【赏析】
  《沁园春·宿霭迷空》是首咏春感怀词,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情景交融。
  前片春光满楮,景色宜人。从“昼景渐长”、“桃愁杏怨”等句来看,自是二、三月间。此时天空积着厚厚的云层,地上弥漫着隔夜未散的浓雾,似乎令人发闷,而自然界却充满了活泼泼的生机。词人用一个“正”字领起以下四个偶句:长满兰草的水边,泥土非常湿润。燕子飞来,衔起润湿的泥土,去到人家画梁上筑巢。着一“喜”字,写尽了燕子营巢的欢乐。“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先说“香少”,是一抑;后说“蜂忙”,是一扬。因为香少,所以蜂儿忙于采蜜,着一“忙”字,既写出了蜜蜂的勤劳,也渲染出春天的喧闹。着一“忙”字而境界全出。
  “尽日”二句,才写到词人自己。此时庭院深深,帘幕低垂。只见一阵风来,把昆虫吐出的游丝吹过墙来。游丝为细物,最易体现幽静环境。“微雨”三句,照应起首三句,本来是“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此刻便化作微雨,把正在开花的桃杏弄得“红泪淋浪”,花枝上的水珠不停地下滴。“红泪”原指女子之泪,此处移用于花,是拟人化的手法。花乃无知之物,经词人这么一写,似乎也具有人的感情和形象:它能愁会怨,更会流泪。此处反“梨花一枝春带雨”之意而用之,可谓各尽其妙。


相关阅读
1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 【查看全文】

2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 【查看全文】

3 玉浆傥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浆傥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 【查看全文】

4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夕次盱眙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 【查看全文】

5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古诗作品《送魏大从军》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 【查看全文】

6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半山春晚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