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57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赵令:指赵晦之,名昶,海州人或涟水人,海州与涟水相邻。令:古代官名,知县,此时赵昶任高邮令。据东坡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自杭还朝过高邮为赵昶作《四达斋铭》引云:“高邮使君赵晦之”。使君,非指太守,乃奉使官之意,故知“赵令”乃高邮令赵昶。
  ⑶梭(suō):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
  ⑷拟奈何:打算怎么办。
  ⑸官况阑珊(lán shān):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况:况味,境况和情味。阑珊:衰落,即将残尽。
  ⑹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语出《论语·子罕》:“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谓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看得出松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翻译】
  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赏析】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结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愧。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相关阅读
1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出自明朝诗唐伯虎的作品《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查看全文】

2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其古诗全文如下: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查看全文】

3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出自南北朝诗人李煜的作品《一斛珠晓妆初过》,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查看全文】

4 南望去程何许,问花花不语。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望去程何许,问花花不语。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归国遥春欲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惆怅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 南望去 【查看全文】

5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出自宋朝诗人韩元吉的作品《六州歌头东风著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著意 【查看全文】

6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忆昔忆昔从戎出渭滨》,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