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送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天台(tāi):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主峰华顶海拔1133米。道教曾以天台为南岳衡山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旧路:汉刘晨、阮肇两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老路回到人间,再入仙境,比喻东坡曾在36岁时走进仕途,通判杭州,这次回杭任太守,又入仕途,自称走“旧路”。
⑶刘郎:东汉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后刘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后世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应恨:实为反语,名为遗恨,实是一种留恋心情。
⑷别酒句: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倾倒。
⑸阳关第四声:《苏轼文集》卷六七《记阳关第四声》: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声。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曲因以名为《渭城曲》或《阳关曲》。演唱时末时反复三遍,称为阳关四声。此曲成为历代送行饯别的传统音乐。
⑹仙乡:原指刘晨、阮肇天台山仙境,这里借喻官场。
⑺只恐二句:独怕朝廷因循拖时间,如刘、阮回来后已是两百年了,见不到他入山之前所认识的人了。
【翻译】
刘晨、阮肇两个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老路。遗恨刘晨归来又离去啊。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倾倒。不忍听《阳关曲》的第四声。刘晨没有变老。再次来到仙境,实是万幸万幸。只怕你在仙乡因循不离开,再也不能见到这次宴会上向你敬酒的人。
【赏析】
上片,写词人再次来杭复又离去,在饯行席上产生的依依难舍的心情。第一、二句交代行踪,表白恋情。“旧路”表明东坡重来杭州,“刘郎”词人自指,引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采药遇仙而隔世的故事,表明人世沧桑,时事速变。不说词人再来杭州,已是踪迹渺然,而只说刘郎来又去成为“应恨”。“来又去”,包涵着词人黄州生活之后的仙道缥缈的生活色彩。“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写饯行席上的盛情,酒一杯一杯地倾倒,忍听着别后那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之音。字里行间,饱含着词人对杭州的眷恋,对西边的京城朝廷生活的厌倦之情。
下片,承上一转,进一层渲染“怀恋”杭州“仙乡”般的生活能否重新获得。“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写词人第二次来杭州,“仙乡”重现,发现自己青春“未老”的喜悦心情。“重得到”的是词人特别值得“怀恋”的“仙乡”道佛生活。在他经历黄州的大劫之后,再次来到杭州,实是万幸万幸。最后两句。写词人仍心有余悸:怕只怕朝廷“因循”旧路,诬陷忠良,我东坡这次别离杭州,不知能不能“前度刘郎今又来”,能不能再度见到“劝酒人”。然而历史是无情的,真的应验了。东坡自此以后再没有到过杭州了:“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昔年春。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全词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再现了词人第二次离开杭州前的矛盾心情,意欲复朝而又“怀恋”杭州。尤其引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而隔世的故事,恰到好处,让整个词篇充满了仙道色彩,从中可以窥见词人惊魂未定的矛盾心绪仍未消失。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其八》,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 【查看全文】
2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氓》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查看全文】
3 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出自宋朝诗人王炎午的作品《沁园春又是年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查看全文】
4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代别情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 【查看全文】
5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出自南北朝诗人汉乐府的作品《陇头歌辞朝发欣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注释】 ③欣城:不详,我认为指今镇原县 【查看全文】
6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