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57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生查子·诉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注释】
  ⑴生查子: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⑵诉别:元本词题作“送苏伯固”,可从改。苏伯固:即苏坚,字伯固,泉州人,居丹阳。博学能诗,对人有风义。为钱塘丞,督开西湖,与苏轼唱和甚多。
  ⑶三度别君来:谓三次与苏伯固作别。《苏轼诗集》卷三五亦载此词,题作《古别离送苏伯固》,清代王文诰《苏诗编注集成》案云:“谓别于泗上及杭州也,其一不详。”迟暮:比喻晚年,衰老。
  ⑷髭(zī)须:胡须。
  ⑸淮(huái)南:路名。宋太宗至道年间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扬州(今属江苏)。这里指扬州。
  ⑹花如雾:谓老年头发花白,有如雾中看花。杜甫《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⑺逐:随。
  【翻译】
  从前曾几度和你离别,这一次分手我们都已在暮年。你的胡须已经全都白了,明天就要动身去淮南。饮罢酒往回走时明月跟随着我,泪眼看花犹如迷蒙的云雾。盼望着他日明月也随你一同归来,想你的梦萦绕在这湖边的小路。
  【赏析】
  上片“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说的是词人与苏伯固三次作别了,前次在泗上相别时,尚不得言真老,而这次分手可真正是衰老暮年了。两句倍写出与友人分别之苦,突出两人间的深厚情谊。“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说的是友人不仅头发白了,连髭须也全白了;然而,当此衰老之年,词人却仍不能停歇与挚友欢聚一堂,明天却又要动身赴扬州任去了。可谓怆情无限,浅处见深。
  下片“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抒写别宴时的难舍难分和悲哀心境。月亮好像也知情义,它从开宴一直到酒罢,都跟随着游子们慢慢移动,不离左右,表现了夜宴的时间很长,各自依依不舍;而人已经是泪湿满面了,衰鬓影像模糊朦胧,好像在雾中看花一样,悲从中起,无可遏制。结语煞时化作期待的幻想:“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梦绕”,用字精警,实谓恐怕再聚首也是在梦境里,前景渺茫了。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词紧扣一个“惜”字:惜之因,惜之状,惜之深,真情喷泻,哀怨递进,结构严紧,回环曲致,语浅意深,虚实互补。


相关阅读
1 镜里半髯雪,向老春深莺晓处。长闭翠阴、幽坊杨柳户。看故苑离离,城外禾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镜里半髯雪,向老春深莺晓处。长闭翠阴、幽坊杨柳户。看故苑离离,城外禾黍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绕佛阁赠郭季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茜霞艳锦,星媛夜织,河汉鸣杼。红 【查看全文】

2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好事近帘外五更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 【查看全文】

3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责子白发被两鬓》,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 【查看全文】

4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 【查看全文】

5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出自唐朝诗人贾至的作品《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 【查看全文】

6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词作品《襄邑道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