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注释】
⑻倏忽:忽然,时间过得很快。杜甫《百忧集行》:“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⑼向期阻:怎奈归期却被阻隔。向,怎向。
⑽花絮:柳絮。梁简文帝《咏柳》:“花絮时随鸟,风枝屡拂尘。”
⑾孤负:辜负。孤,古同“辜”。李陵《答苏武书》:“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
⑿小屏:即小屏风,室内陈设物,亦有置于炕头者,谓之炕屏,能映人影。
⒀仙乡:仙人所居处,借称所爱者的居处。韦庄《怨王孙·锦里蚕市》:“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
⒁遥夜:长夜。谢灵运《燕歌行》:“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翻译】
红板桥头秋天的夜晚。月色映着淡淡的雾气。堤边垂柳映照在水中,显出一片碧色。重新回忆起当初分别时的情景,拉起妻子的手,泪水不停的流下来。水中波浪很急隋堤很远,船帆举起来。时光过得很快,怎奈归期被阻隔。
现在春天快过去了,渐渐的飘起了柳絮。美好的光景总是无心欣赏。房门虚掩,空有小屏,却无心去看。归心似箭,但恋人在何处呢?漫漫长夜香被很暖,但谁能与共呢?与他深切的约定,他还记得吗。
【赏析】
过片换头“时觉春残”一句,明写出时光已自秋暮进入残春,呼应上片,由后句可知,恋人已是超过了预先约定的归期。由于恋人的不归而“长孤负”了春日的“好夕良天”。既然没有心思欣赏春色,故词中自然不再有春景的描绘,现在只有“渐渐飘花絮”这一典型的残春景象,表现着春光的最后一抹印迹,又包含着青春流逝的悲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一段爱情能否长久的担忧。
春已将逝,无心赏春,所以词的描写空间转入“洞房”之中。“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闲掩”二字,明写洞房之门,实写门内人的孤寂,百无聊赖;“空”字明写小小画屏的闲置,实写屏旁人的冷清、寂寞空虚,因此她对洞房内的一切同样“无心觑”。她一心想着恋人,但恋人仙乡杳远,不知何处,天边那缥缈无定、不可捉摸的“归云”,正与恋人的情况相仿,故而她不免“指归云”、望“仙乡”而叹路杳、伤“何处”了。
以下,时间自白昼而进入“通夜”,“香衾暖,算谁与”所写虽涉风情,却不鄙俗、不露骨,亦是相思之情的明白流露。由此,她不能不对恋人产生了丝丝疑虑,而发出“知他深深约,记得否”的疑问,这是发自心底的一问。
总观这首词,上下片各有四个层次,全从女子的角度着笔,自秋至春,由景及情;自分别至独处,由实境及前程,层层推进,多侧面地表现了一位相思中的女子,且写得疏淡雅静、含蕴深沉。这首词可称得上是一首颇有特色、不落俗套的词作。
相关阅读
1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过秦楼水浴清蟾》,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 【查看全文】
2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于阗采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 【查看全文】
3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渭川田家》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 【查看全文】
4 簪花小字箧中看,别思回环。穿针纵有他生约,怅迢迢、路断银湾。锦瑟空成追忆,玉箫定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簪花小字箧中看,别思回环。穿针纵有他生约,怅迢迢、路断银湾。锦瑟空成追忆,玉箫定在人间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风入松朝云不改旧时颜》,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云不改旧 【查看全文】
5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齐有倜傥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 【查看全文】
6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