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庭芳·香叆雕盘》,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注释】
⑴香瑗雕盘:指香烟缭绕升出于雕镂的彩盘。香,指烧香冒出的香烟。瑗,香烟缭绕袅袅升腾,有如云雾霭霭。雕盘,雕镂彩釉的烟盘。
⑵寒生冰箸:寒气从冰柱中生发出来。冰箸,指屋檐上滴水冻结的冰柱。亦称冰条。箸,筷子。
⑶红妆:陪酒侍宴的歌女。
⑷“腻玉”句:形容歌女的颈项洁白圆润,似用软玉搓捏而成。
⑸藕丝:彩色名。唐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王琦汇解:“粉霞、藕丝,皆当时彩色名。”也借以形容用藕丝般纤细嫩丝所织成的裙子。
⑹虚檐转月:月光悄悄地从静寂的屋檐转照下来。指时间已久。
【翻译】
香烟缭绕升出于雕镂的彩盘,寒气从冰柱中生发出来,画堂里别有一般风光。主人情意重,设宴席还请出美女。歌女的颈项洁白圆润,似用软玉搓捏而成,藕丝般的裙子如仙女的新织的衣裳。几首歌唱完,月亮已转过凌空的房檐,余音还悠扬不绝。
这歌声,人间哪里去找,那些司空见惯的女伶,实在也太寻常了。在座的狂放的客人,心绪缭乱。歌女说金钗落了地,正要捡,十指露出来,如春笋般细长。我亲自看见了,比《高唐赋》里还要美的人。
【赏析】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丁卯(1087年)六月。据《词林纪事》云:“《西园雅集图跋》,此阕当在王都尉晋卿席上,为啭春莺作也。”清王文诰《苏诗总案》谓作于丁卯六月之“集于王诜西园”。宋米元章有《西园雅集图记》,记述画家李伯时所画“西园雅集图”中的苏轼与王晋卿等十六位文人墨客相聚议论弄墨的“卓然高致”和“各肖其形”的情景。
词的上片,一开头先展现出堂宇的一片清凉明丽的夏日景象:雕盘中升腾缭绕着的霭霭烟香,堂上陈置着冬日储存的天然冰块,满屋清香扑鼻,又时感浑身清凉。爽凉舒适的环境,为下文妙丽“红妆”的出场,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主人情重”的盛意,进行了渲染。下面“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歌女“啭春莺”的外貌美。而“歌声罢”三句,则极写歌声的馀音回荡,显出灵动悄恍之美。你看,当歌声停歇之后,人们才如梦初醒般看到月光已从静寂的屋檐下爬了进来,因为歌声太迷人了,听得也太专注了,所以忘记了时间的飞逝。不仅如此,那悠扬美妙的歌声馀音,似乎还在人们耳边飘荡回旋不止呢!这是暗用了《列子·汤问》“曹娥善歌”的故事寓意:“昔曹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词借此典故,夸张地表现了啭春莺的歌声极强的感染力,有如曹娥的“馀音绕梁”,给人以无限想象的馀地,说明歌女不仅外貌美而其歌声更美。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清平乐年年雪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查看全文】
2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出自唐朝诗人徐凝的作品《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注释 【查看全文】
3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出自西晋诗人李密的古诗作品《陈情表》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查看全文】
4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出自唐朝诗人朱庆余的古诗作品《近试上张水部》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查看全文】
5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戊辰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注释】 ⑴戊 【查看全文】
6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五美吟虞姬》,其古诗全文如下: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注释】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