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06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欹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注释】
  ①婆罗门令:词牌名。
  ②恁:如此,这样。
  ③和衣睡: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觉。足见寂寞无聊之极。
  ④疏窗:雕有花格的窗子。宋·黄裳《渔家傲》:“衣未剪,疏窗空引相思怨。”
  ⑤摇曳:来回晃荡的样子。
  【翻译】
  昨夜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了,今夜又是如此。睡前独自饮酒,一直到初更时分才醉醺醺地归来。刚过中夜,又被惊醒,是为什么事呢?寒冷的天气,微风细细,吹动花格窗子,灯火摇曳不定。
  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要重温旧梦,却难以继续。心中无限情绪,情人却在万里之遥。这良辰美景,空有相思的情意,却没有相见的办法。
  【赏析】
  本词通过描写羁旅者中宵酒醒的情景,抒写了词人的离愁和他对情人的相思。上片写孤眠惊梦的情事,语极浑成,造境凄清。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开头二句从“今宵”联系到“昨宵”,说前一个夜里是这样和衣而睡,当天夜里又这样和衣而睡。连写两夜,而景况如一,从羁旅生活中选择“和衣睡”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写尽了游子苦辛和孤眠滋味。两句纯用口语,几乎逐字重复,于次句着一“又”字,传达出一种因生活单调腻味而极不耐烦的情绪。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三句倒插,写入睡之前,先喝过一阵闷酒。“小饮”,可见未尽兴,因为客中独酌毫无意趣可言。但一饮饮到“初更过”,又可见有许多愁闷待酒消遣,独饮虽无意兴,仍是醉醺醺归来。“醺醺醉”三字,既承上说明了何以和衣而睡的原因,又为下面写追寻梦境伏笔。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用设问的语气,便加强了表情作用,使读者感到梦醒人的满腔幽怨。“霜天冷,风细细”是其肤觉感受;“闪闪灯摇曳”则是其视觉感受。


相关阅读
1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新制布裘》,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 【查看全文】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朝诗人郑板桥的古诗作品《竹石》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查看全文】

3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出自宋朝诗人李廌的作品《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 【查看全文】

4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养鸷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 【查看全文】

5 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出自宋朝诗人李之仪的作品《谢池春残寒销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 【查看全文】

6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出自于诗经作品《玄鸟》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