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11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出自宋朝诗人李廌的作品《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注释】
  ①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浦,水滨。
  ②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③汀草,水边的野草。
  ④青林:喻梦魂。
  ⑤乘鸾:指仙游。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据《集仙录》载,“天使降时。鸾鹤千万,众仙毕至,高者乘鸾,次者乘麒麟,次乘龙。”
  ⑥南州:南方。
  【翻译】
  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草,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赏析】
  这首词,是写春夏之交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怀人情绪。
  上片从近水楼台的玉阑干写起。清江烟雨,是阑干内人物所接触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个空远无边的境界。“好风如扇”比喻新颖,未经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这样的景色。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的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吹柔和的感觉。“雨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像后来杨万里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微雨止还作”(苏东坡句),是夏雨季节的特征。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涨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这是精细的描绘,跟一般写壮阔的江涨气势采用粗线条勾勒的全不相同。
  下片由景入情。见到天涯的雨,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种怀人的孤寂感,不免要涌上心头,于是幻想就进入了枕上关山之路。只有模糊的梦影可以回忆乘鸾的旧踪。碧芜千里的天涯,自然引起“王孙游兮不归”的悠悠之思呢。可是温馨的会面,在梦里也不可能经常遇到。“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这么一结,进一层透示这仅有的一霎欢娱应该珍视,给人的回味是悠然不尽的。
  这首词虽是相思怀人之作,但格调清朗疏淡,没有一丝缠绵悱恻的凄清,在同类题材中不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境。艺术手法上,这首词层次分明,对比鲜明;上片写白天,下片写晚上;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相关阅读
1 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罗。 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 【查看全文】

2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古诗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查看全文】

3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出自汉朝诗人秦嘉的作品《留郡赠妇诗皇灵无私亲》,其古诗全文如下: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 【查看全文】

4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出自唐朝诗人鱼玄机的作品《浣纱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 【查看全文】

5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出自近代诗人鲁迅的作品《别诸弟还家未久又离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注 【查看全文】

6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京还赠张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