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12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出自近代诗人鲁迅的作品《别诸弟·还家未久又离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注释】
  “日暮”句:1898年,鲁迅初次离家去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时,曾作《戛剑生杂记》,记旅途的心情 说:“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仰。故予有句云:日暮客愁集,烟深人语喧。皆所身历,非托诸空言也。”
  断肠花:即秋海棠。《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这里借用断肠花来比杨柳,使人生出无限离愁。古人折柳赠别,因把杨柳和离愁连结在一起。《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翻译】
  旧家度假还没有多少时日,又要启程离开老家;当踏上夕阳西下的旅程,眷恋的愁绪又在心中萌发。尽管一路上春风吹拂,一排排的杨柳绽出新芽;但我此时此刻看到它们,却幻化成绵延无尽的相思花。
  【赏析】
  第二首重点在惜别,因此,依恋之情更加浓重。“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是这首诗的主调。回家度假的鲁迅,多么想和两个弟弟多住一些时日。可是,为假期所限,又不得不匆匆离去。这种“还家未久又离家”的心情,在日暮的时刻,尤其感到沉重。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没有多作烘托,既见出依恋之心,又有揉肠之感。接着,诗中用生动的形象和动人的情景,再次写出旅途的惆怅和怀弟的痛楚。
  它和第一首的不同之处,除了写不忍离别之外,还在于着重写了分别路上的特有心情。依依杨柳是说别情不断。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传统。诗中写了杨柳树就含有这个意思。但是,作者把它放在了路途两侧来写,一方面是离途之景,一方面又渲染了依依送别之情。这就不是单纯地仿古。特别是在写了“夹道万株杨柳树”之后,笔锋一转,紧接写了一个“望中都化断肠花”的境界,使诗篇更加荡人心弦。在这个境界里,随着客船的前行,溪河两岸的万株杨柳臆隐退去,家乡越来越远,望着望着,在作者的眼中竟然像一片断肠之花了。以情注景,颇有韵味。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虽然思绪万端,但感情却很平稳,先写还家,又写离家,还家未久,离家却长;还时欣喜,离时难舍,日将暮而愁更重。但是后两句却如奇峰突起,一下构成感情激荡的高峰,柔肠欲断,涕不可抑。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因而深沉含蓄,余味不尽。这种余味,不仅是艺术上的,也是思想上的。这是年轻时的鲁迅在抒发“寻求别样人们”时感到的惆怅,开始咏叹他目睹的人生和社会。


相关阅读
1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出自唐朝诗人顾敻的作品《杨柳枝秋夜香闺思寂寥》,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正忆 【查看全文】

2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曲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 【查看全文】

3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 【查看全文】

4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 【查看全文】

5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出自宋朝诗人蔡襄的作品《上元应制》,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 【查看全文】

6 春申君列传翻译赏析_春申君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申君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春申君,是楚国人,姓黄,名歇。 曾周游各地拜师学习,知识渊博,事奉楚顷襄王。 顷襄王认为黄歇口才好,派他出使秦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