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5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注释】
  ⑴程公辟:名师孟。曾提点夔州路刑狱(主管一路司法刑狱和监察的长官)。
  ⑵巴子:指渝州,周代为巴子国,即今之巴县。巴子与巴东(今奉节县)和巴西(今阆中县)合称三巴,境内多山,重峦叠蜂,泛称巴山。
  ⑶巴山:东汉末刘璋在四川置巴郡(巴县)、巴东(奉节垦)、巴西(阆中县)三郡,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这里的巴山指巴子一带。
  ⑷占巢:相传燕子在立春后清明前从南海飞回我国。燕子有飞回原栖息地住旧巢的习性。
  ⑸花脱树:指花开后花瓣从树枝上落下。
  ⑹瞿塘:瞿塘峡。《太平寰宇记》:“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奔流电激,舟人为之恐惧。”
  ⑺ 吴门:今苏州市。
  ⑻清霅:指霅溪,在今浙江吴兴。
  ⑼春满缕:指刚折下的柳枝,春意盎然。
  ⑽将:持,拿。
  ⑾江南:泛指二人的家乡。
  【翻译】
  重庆城头长满暮春的草,在重重巴山我俩相逢。你先回到故乡好比燕归定巢,而我还留在异乡如花儿脱离树木。酒杯暂且频繁举起别停下筷子。瞿塘江水宽广很难渡过。在天外苏州连着清霅的路,你家恰好住在苏州。你折柳送我真是情深意重。满眼绿色的柳树随风舞蹈,一直送你到江南。
  【赏析】
  上片点染相别的时地境象。起句点时地,“巴子城头”,点出送别的地点。青草萋萋,天色向晚,点明送别的季节、时间。下两句宕开渲染。巴山重峦叠嶂,渲染词人与友相逢相别地方的境象。燕子觅巢,春花辞树,既渲染了分别时节的景象,亦隐喻彼此的一去一留。杂花生树,落英缤纷的景色,也只以“花脱树”一语尽之。“脱”字避熟就生,亦有妙趣。相逢在异乡,相别又当春暮。“杯且举”两句,述临歧殷勤劝酒并话及旅途险恶。瞿唐峡,山高水急,自古行舟艰难。暗示双方入川出川之不易,倍增此时的感慨。
  下片抒写惜别的情怀,首言自己所去之地。古代交通不便,从四川到江、浙,道路遥远,放觉如在天外。下句点出友人家园所在。宋平江军吴郡和湖州吴兴郡同属两浙路,隔太湖南北相望。从道阻且长写到家乡密迩,不仅上下片意脉联贯,更便于巧妙地为全篇作结。他首先感谢友人的赠柳情深。接着表明珍重这一友谊,要将春意盎然的柳枝带回到彼此的故乡——江南,让它发荣滋长,象征着友谊长青。语言真挚,情意深厚有余。


相关阅读
1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淮上喜会梁川故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查看全文】

2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出自唐朝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梅花数萼初含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 【查看全文】

3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 【查看全文】

4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出自于诗经作品《公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 【查看全文】

5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原隰荑绿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 【查看全文】

6 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销尽衣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销尽衣冠出自元朝诗人白朴的作品《沁园春金陵凤凰台眺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