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11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原隰荑绿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注释】
  ⑴原隰:广平与低湿之地。荑:初生的茅草芽。原隰荑绿柳:题出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
  ⑵迥野:指旷远的原野。唐司空曙《送魏季羔长沙觐兄》诗:“鹤高看迥野,蝉远入中流。”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此指春光。南朝梁简文帝《与慧琰法师书》:“五翳消空,韶光表节。”
  ⑶柳满堤:一作“映柳堤”。晴川:晴天下的江面。晋袁峤之《兰亭诗》之二:“四眺华林茂,俯仰晴川涣。”
  ⑷拂尘:掸除尘埃。晋无名氏《白纻舞歌诗》之一:“袍以光躯巾拂尘,制以为袍馀作巾。”
  ⑸柔荑:指柔软初生的白茅嫩芽。《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朱熹集传:“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
  ⑹牙:指柳树的嫩芽。
  ⑺缕:指柳丝。
  ⑻寒吹:冷风。南朝宋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参差出寒吹,飉戾江上讴。”
  ⑼春闺:女子的闺房。南朝梁简文帝《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非怜江浦佩,羞使春闺空。”
  ⑽狂夫:无知妄为的人。《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⑾逸客:超逸高雅的客人。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少留逸客,塞雁飞鸣。”
  ⑿新莺:初春的啼莺。唐李白《侍宴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出谷:从幽谷出来。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唐皮日休《旅舍除夜》诗:“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
  ⒀一枝栖:比喻栖身于极小的地方。语出唐刘餗《隋唐嘉话》。
  【翻译】
  旷远原野上春光来得早,晴天下江上杨柳长满堤。掸开尘埃生出嫩绿之色,拨开雪花可见柔软嫩芽。碧玉似的柳芽还很短小,金黄色的柳丝尚未长齐。冷风吹来杨柳摆弄腰肢,有如春闺人眉间生情意。恐怕狂妄之人胡乱攀折,望引高雅之客心欢情迷。初春的啼莺将要出幽谷,应当可借得一枝来栖息。
  【鉴赏】
  此诗为命题写景之作,是凭借作者想象和实际的生活经验创作的诗作。首联正面破题,一破“原隰”,一破“绿柳”。次联上句承写“绿柳”,下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柔荑”。三联复以比喻手法具体描摹了初生的新芽与柳丝的颜色和长短形状,生动形象。第四联赋予绿柳以人格色彩,“弄”、“入”字,动感十足。第五联引入人的活动,而“预恐”、“迎牵”二词又紧承上联,将绿柳比作柔弱和多情的少女。末联作者开始言志。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载:“李义府始召见,太宗试令咏乌,其末句云:‘上林多许树,不借一枝栖。’帝曰:‘吾将全树借汝,岂惟一枝?’”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出仕的愿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关阅读
1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梁园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 【查看全文】

2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犹是雨纤纤 【查看全文】

3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其古诗全文如下: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 【查看全文】

4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庐橘熟。贵似荔枝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庐橘熟。贵似荔枝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 【查看全文】

5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出自唐朝诗人于良史的古诗作品《春山夜月》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查看全文】

6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齐安郡晚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