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9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其古诗全文如下: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释】
  ①减字木兰花:此词牌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②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又《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作者因战乱而流浪南方,故以刘郎自比。
  ③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有“桃花依旧笑东风“之句。这句是说诗人已老,花月繁华引不起他的兴致。
  ④重院:深院。
  ⑤谢家:《世说新语·言语》载人称谢家子弟“譬如芝兰玉树”。又载谢安侄女谢道韫才华故事。唐李德裕镇守浙西,因悼念亡妓谢秋娘而撰《谢秋娘》。后人以谢娘代称才艺女子。李贺《恼公》:“春迟王子态,莺啭谢娘慵。”
  ⑥浔阳江上: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说自己象白居易那样听琵琶后落泪伤心。
  ⑦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说面对落日映照下的大地山河,想到国破家亡,不禁感慨万端。
  ⑧落照:落日。
  【翻译】
  经历了长期的颠沛流离,如今我已老去,花月繁华早就引不起我的兴致,管他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绽放。还是去听听琵琶吧,就来到了莺啼花红的深院,寻找善弹琵琶的歌伎。
  一曲方终,我已沉醉,涕泪交流,就如当年的白居易一样沾湿了衣衫。千万里东风浩荡,破碎的河山被如血的残阳映照,我不禁感慨万端。
  【赏析】
  朱敦儒的这首《减字木兰花》,一反以往其词平易流畅,少用典故的特点,在短短的四十四个字中连用三典。“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开篇两句便含着两个典故,中唐诗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句。《再游玄都观》诗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句。刘郎与桃花的关系就是从这里来的。第二句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桃花与笑的关系。作者截去“春风”二字,与“老”字押韵。刘禹锡两度被贬,仕途坎坷,再游玄都观时,已五十六岁,进入老境。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与刘禹锡有某些相似点,且又已入老境,故以“刘郎”自拟。“桃花”用在此处,一方面与“刘郎”有关,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种象征意义。朱敦儒在靖康之难以前,在洛阳过着才子词人浪漫疏放的生活,从他的一首《鹧鸪天》词中就可以看出:“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由于金人鼙鼓动地来,才惊破了他的佳人诗酒梦。国亡家破,南逃以后的朱敦儒一下子觉得自己变得衰老了。“桃花”没有变,“依旧笑”;而词人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尽管南宋统治者还在“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朱敦儒却对过去“佳人挽袖”,醉写新词的生活已经没有那种闲情逸兴了,所以他“不管桃花依旧笑”。桃李春风、儿女情长都已与己无干,表达的是"人老万事休"的沧桑之感。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他也想听听琵琶。但他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样,家蓄歌儿舞女,他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5]
  下片,紧承上片听琵琶而来。“曲终人醉”的曲,指琵琶曲。词人听完“谢家”的琵琶曲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有怎样的感受?是乐还是愁?这是下片词意发展的关键处。在这关键处,作者笔锋决定性地一转:“多似浔阳江上泪”,这一转,决定词意向愁的方面发展。白居易在浔阳江听到琵琶女弹琵琶,自伤沦落,心情激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朱敦儒为什么“多似浔阳江上泪”?下文提出了明确的答案:“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原来朱敦儒感到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词人把破碎的山河置于黯淡的夕照中,用光和色来象征和暗示南宋政权已近夕照黄昏,中原失地,恢复无望。这对于身遭国难,远离故土,流落南方的词人来说,怎能不痛心?怎能不“多似浔阳江上泪”呢!"落照红"三字,即是夕阳西下的眼前之景,亦隐喻宋季国运的衰微气象。 这种国破家亡之痛,在他的另一首词《采桑子·彭浪矶》中也有十分明显的表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由此可见朱敦儒身经国亡家破之难,流离转徙于南方之后,贯串在他词中的主流始终是一颗对国家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一种感人至深的爱国激情。千百年后读之,仍令人心情激荡不已。
  全词用典灵活、自然、贴切,词风明快,内容安排层次清楚。下片在静穆中突然迸发出爱国激情,如一股抑制不住的激流,激荡人心,久久不能平静。


相关阅读
1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出自宋朝诗人魏玩的作品《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 【查看全文】

2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出自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南乡子新月上》,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 【查看全文】

3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 【查看全文】

4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5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 【查看全文】

6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出自唐朝诗人汪藻的作品《春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