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贺新郎·夏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
⑥浮花浪蕊:指轻浮斗艳而早谢的桃、李、杏花等。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⑦秾艳二句:秾,艳丽;华丽。千重似束,形容石榴花瓣重叠,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⑧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⑨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清黄蓼园《蓼园词话》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翻译】
厅室内静无人声,一只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梧桐树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独自睡得香熟。帘外是谁来推响彩乡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那半开的石榴花宛如红巾折皱。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艳丽榴花细细看,千重花瓣儿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怕被那西风骤起,惊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得美人来此处,残花之前对酒竟不忍触目。只有残花与粉泪,扑扑籁簌地垂落。
【赏析】
下片用秾艳独芳的榴花为美人写照。“石榴半吐红巾蹙”,化用白居易诗“山榴花似结红巾”(《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句意形象地写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征,又带有西子含颦的风韵,耐人寻味。“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这是美人观花引起的感触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开放的季节,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它不与桃李争艳、独立于群芳之外的品格。
“秾艳一枝细看取”,刻画出花色的明丽动人。“芳心千重似束”,不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征,并再次托喻美人那颗坚贞不渝的芳心,写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难展的情态。“又恐被秋风惊绿”,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迟暮之感。“若待得君来向此”至结尾,写怀抱迟暮之感的美人与榴花两相怜惜,共花落簌簌而泪落簌簌。
词的下片借物咏情,写美人看花时触景伤情,感慨万千,时而观花,时而怜花惜花。这种花、人合一的手法,读来婉曲缠绵,寻味不尽。作者无论是直接写美人,还是通过榴花间接写美人,都紧紧扣住娇花美人失时、失宠这一共同点,而又寄托着词人自身的怀才不遇之情。
相关阅读
1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三月晦日送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鉴赏】 贾 【查看全文】
2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 【查看全文】
3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定风波暮春漫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 【查看全文】
4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出自唐朝诗人汪莘的作品《湖上早秋偶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5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其古诗全文如下: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 【查看全文】
6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是院落,红成阵、飞鸳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是院落,红成阵、飞鸳甃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