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29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其古诗全文如下: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注释】
  ⑴桐风:指吹过梧桐叶的秋风。壮士:诗人自称。
  ⑵衰灯:暗淡的灯光。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
  ⑶青简:青竹简。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
  ⑷不遣:不让。花虫:蛀蚀器物、书籍的虫子。蠹(dù):蛀蚀。
  【翻译】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鉴赏】
  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相关阅读
1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 【查看全文】

2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出自唐朝诗人薛涛的作品《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 【查看全文】

3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 【查看全文】

4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出自南北朝诗人虞羲的作品《咏霍将军北伐》,其古诗全文如下: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 【查看全文】

5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行行游且猎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 【查看全文】

6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作品《金陵驿万里金瓯失壮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