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45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雨中花·夜行船》,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注释】
  ⑴花时:花开的时节。
  ⑵荡扬:轻轻地飘飞、扬起。
  ⑶柳絮榆钱:飘扬的柳花和榆荚。
  ⑷甲第:权贵的宅院。名园:有名气的园林。
  【翻译】
  今年百花盛开的时节,整天吹着东风,深院高墙里面,散发着轻轻的茶烟。只有绿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钱。听说城西,长廊连着古寺,甲第带着名园。那里有“醉贵妃”和“御黄袍”这两种珍稀牡丹,使我留恋。
  清明已经过了,残花无处可归,对此不禁泪洒怀前。渐近深秋了,为何这枝牡丹,依然这般红艳?还是设宴会客,暂且追随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吧,这难逢的牡丹秋日花开,肃杀的秋风可不会怜惜。还不如留住这美妙姿色,开在明年春天。
  【赏析】
  上片追述春光中无缘赏花的缺憾。起笔三句写春天衙斋生活小景,大意是,在今春花开时节,整日深锁斋院,面对袅袅茶烟,只觉一派寂寥。点明“花时”,不单交代了节候,更暗含着词人赏花的兴致,而实际上整天所面对的却是“茶烟”,这使作者感到扫兴。原来,这年春夏间密州地区旱灾蝗灾严重,身为州郡长官的苏轼斋戒吃素,忙于到常山祭神祈雨,所以压根儿顾不上赏花,——这是苏轼在此篇词序及《祭常山祝文五首》之一中所说的。在今天看来,苏轼的作法未免可笑,但历史地看,他忧民所忧,关怀民生疾苦的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在这大好春光中,词人踪迹所至,看到“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如此而已。
  言外自然也以良辰美景“不获一赏”而感到遗憾。那么,是否因诸城僻处北国,没有赏花的去处,或者竟无花可赏。以下六句全以“闻道”二字领起,着力写出赏花的好去处,以及“方春牡丹盛开”,花事之盛。不言而喻,这对于浸泡在比较单调乏味的仕宦生活中的词人来说,具有多么巨大的诱惑力。如果说“长”、“古”、“甲”、“名”这些词语传出了词人对春游热点向往的心态的话,那么“国艳带酒,天香染袂”这两句化用唐诗成句,就花王牡丹的色、香进行渲染,更写出对“方春牡丹盛开”的情有独钟。然而词人终究误了佳期,未能如愿以偿,那么他内心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


相关阅读
1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东归晚次潼关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 【查看全文】

2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出自宋朝诗人刘弇的作品《清平乐东风依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 【查看全文】

3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 【查看全文】

4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出自清朝诗人秋瑾的古诗词作品《对酒》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注释】 【查看全文】

5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圣泉宴》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 【查看全文】

6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拟古十二首青天何历历》,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