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45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送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注释】
  1、系:拴住。
  2、青春:大好春光。隐指词人青春年华。
  3、少住:稍稍停留一下。
  4、犹自:依然。
  5、杜宇:杜鹃鸟。
  【翻译】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赏析】
  惜春伤春,留春送春,词中常调。这首“送春”词却别具一份女词人的巧思妙想与慧心深情。
  上片化景物为情思,纯从“楼外垂杨”着笔。从风飘柳絮的景象看,词中所写,当是暮春烟柳,而非细叶新裁的仲春嫩柳,这样方与送春之旨吻合。杨柳依依的形象和折柳送别的风习使人们从柳条想到送别,原很自然;但从“垂杨千万缕”想到它“欲系青春”,却是女词人的独特感受。从“送”到“系”,虽只在一转换之间,却包含了想象的跨越飞跃,进一步写出了柳的缱绻多情。那千万缕随风荡漾的柳丝,像是千万缕柔曼的情思,力图挽住春天。然而“少住春还去”,春毕竟是留不住的。
  他人至此,不过叹息伤感而已,词人却从随风飘荡的柳絮生出“随春且看归何处”的奇思妙想。柳絮的形象,在诗词中或状撩乱春愁,或状漂荡无依,即使联想到“送”,也只有“飞絮送春归”(蔡伸《朝中措》)一类想象。朱淑真却以女词人特有的灵心慧性和缠绵执着,将它想象成一直深情地追随着春天,想看一看春究竟归于何处。由“系”到“随”,进一步写出了柳对春天的无限依恋和无尽追踪。


相关阅读
1 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 【查看全文】

2 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 【查看全文】

3 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 【查看全文】

4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出自宋朝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过苏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 【查看全文】

5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作品《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 【查看全文】

6 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出自唐朝诗人令狐楚的作品《少年行霜满中庭月过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