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送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注释】
6、便作:即使。
7、莫也:岂不也。
8、“把酒”句:把酒,举杯;把,持、拿。送春,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浇愁以示送春的习俗。此句与王灼《点绛唇》“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席卷西山雨”写法相似。
9、潇潇雨:形容雨势之疾。
【翻译】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赏析】
下片从“春归”生出,转从送春的词人方面着笔。“绿满山川”正是暮春之景。这一望碧绿之中正含有落花飞絮狼藉的伤感记忆,更何况耳畔又时时传来象征着春归的杜鹃鸟凄伤的呜叫声。目接耳闻,无非芳春消逝的景象即便是无情人,恐怕也要为之愁苦不已。“便作”句先从反面假设,“莫也”句则故用摇曳不定之语从正面渲染愁苦,愈觉情怀酸楚。写到这里,方才引出这位满怀愁情的女主人公。“系春”不住,“随春”难往,唯有“送春”:“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这两句似从欧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化出,但独具神韵。
在词人感觉中,这即将离去的春天,像是怀着无限别离的惆怅与感伤,悄然无语,与伤春的词人默然相对。时近黄昏,又下起了潇潇细雨。这“潇潇雨”,像是春天告别的细语,又像是春天归去的叹息。而女主公情怀的黯淡、孤寂也从中隐隐传出。妙在“不语”与“潇潇雨”之间存在着一种似有若无的对应与联系,使读者感到这悄然飘洒的“雨”仿佛是一种不语之“语”。这一境界空晨。极富象外之致的结语使词在巧思妙想之外更多了一份悠远的情致。
全词通过描写外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 【查看全文】
2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出自唐朝诗人张蠙的作品《登单于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 【查看全文】
3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作品《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 【查看全文】
4 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吴娃点黛,江妃拥髻,空濛遮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吴娃点黛,江妃拥髻,空濛遮断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水龙吟惠山酌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吴娃点黛,江妃 【查看全文】
5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黄州局促常悲类楚囚》,其古诗全文如下: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 【查看全文】
6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出自宋朝诗人韩元吉的古诗作品《好事近凝碧旧池头》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