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出自唐朝诗人张蠙的作品《登单于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注释】
⑴单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
⑵边兵:守卫边疆的士兵。
⑶地中出:从平地升起。
【翻译】
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个人登上了单于台。白炽的太阳从大地内部升起,奔腾的黄河从远天之外涌来。黄沙翻滚纹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风呼啸响声疑是平地生雷。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
【鉴赏】
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语句浑朴,境界开阔,虽出于晚唐诗人之手,却很有些“盛唐气象”。
首联是全诗总领。“春”字和“独”字,看似出于无心,实则十分着力。春日兵回,边关平静无事,乃有登台览物之逸兴;虽曰春日,下文却了无春色,更显出塞外的荒凉。独上高台,凝思注目,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一轮白日,跃出平地,写它喷薄而上的动态;千里黄河,天外飞来,写它源远流长的形象;“白日”、“黄河”对举,又在寥廓苍茫之中给人以壮丽多彩的感觉。白日出于地中而非山顶,黄河来自天外而非天上,一切都落在视平线下,皆因身在高台之上的缘故。
相关阅读
1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作品《除夜有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 【查看全文】
2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查看全文】
3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古诗作品《别老母》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 【查看全文】
4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黄陵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注释】 ⑴莎草 【查看全文】
5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出自于诗经作品《有駜》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 【查看全文】
6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观刈麦》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