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9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长亭怨慢·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注释】
  ⑤筝柱:指筝上的弦柱。此处用以形容大雁飞行的队形。
  ⑥浦:水滨。
  ⑦一绳云杪: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向天边。杪:梢。
  ⑧:同“针”。
  ⑨欹斜:倾斜不平。
  【翻译】
  北风年年有意吹到塞外,悲秋的大雁结成伴侣将飞向南方。寂寥的关塞,广漠的天空,满腔的哀怨向谁倾诉呢?雁群飞过水滩,越过水中的沙洲,只是恋着江南的故土,它们落在沙滩上象是筝上参差错落的弦柱。
  雁群飞蓟水滨,落下又惊起,似乎败荷疏雨都使雁群惊恐不安。大雁升空继续高飞远去,它们象一条绳悬挂云端。雁群飞得疲惫了,在暮色苍茫的天际渐渐欹斜低飘:但对江南的相思萦绕于心,它们没有停留下来。又蘸着冷风离去。
  【赏析】
  更有可说者。朱彝尊的身世之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明清改朝换代。因此,这首词在叙述秋雁南飞的背景时,也特地点出了是 “北风吹度”。这里的“北风”,以及下文的“紫塞”、“金河”,事实上都象征着来自北方的满清贵族势力。而与此相反,下面“也只恋、 江南住”的“江南”,则自然象征着明朝故国。词的结拍“写不了相思”云云,脱胎于南宋词人张炎的《解连环·孤雁》:“写不成书,只寄 得相思一点。”然而如今故国久已灭亡,连“相思”也“写不了”了,其感情显然更为沉痛。如果说这首词有更深层的寓意的话,那么就 在这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说此词“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发哀婉之调,既悲凉,又忠厚”,所谓“忠厚”,恐怕也就是由个人 进而想到家国吧。
  纵观全词,它的主题思路由雁及人,又由人而推及故国沦亡的 背景,从而形成了一个近远浅深逐层递进的多层面体。这即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又使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立体感,增加了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只是我们在阅读这类作品的时候,需要细心辨析它写的究竟是景耶情耶,抑或人耶物耶。


相关阅读
1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和子由踏青》,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 【查看全文】

2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琵琶仙双桨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 【查看全文】

3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4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出自元朝诗人党怀英的作品《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 【查看全文】

5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出自宋朝诗人晁补之的作品《忆少年别历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查看全文】

6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②,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