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2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出自元朝诗人乔吉的作品《折桂令·客窗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注释】
  ⑴窄索:紧窄。
  ⑵甚:甚是,正是。
  ⑶檐牙:檐角上翘起的部位。
  【翻译】
  紧窄的窗户,小巧的窗纱,拓露出一方视野的空间。窗外飘打过多少阵风雨,而梨花还是那样的耀眼。不须说客灯前黯然的心绪,孤枕畔旅居的伤感,我的思念总是飞向很远很远。
  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发垂肩,再久的繁华不过是春梦一现。忽然间,我发现居民家飘出一缕缕轻烟,从杨柳树两边升起,渐渐爬上了高耸的屋檐。
  【赏析】
  这支《折桂令·客窗清明》小令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从“五十年春梦繁华”一句推测,此曲约写于诗人五十岁左右。
  开头三句写即目所见的景物。清明时节,时届暮春,经过风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渐凋零了。这是透过窗棂所看到的外景,写景的观察点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写窄索细密的窗帘和小巧玲珑的窗纱,以扣紧题目中的“客窗”两字。接着用“甚情绪灯前”的一个“甚”字,领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渐渐道出了客子的愁苦情怀。一个客居在外的人,面对孤灯一盏,当然没有好心情。客中的情怀、重重心事和天涯漂泊的苦况,萦绕在枕边耳际。这万千的心事,作者仅用了以下两句来进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上句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说明自己白发因愁而生,表现了愁思的深长。下句说五十年来的生活,像梦一样过去了。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无限的愁思和感怆。
  “蓦见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转,将视线移向窗外人家,这家门前的杨柳如含烟雾一般,长得与屋檐相齐,充满着春来柳发的一片生机,给这家人家带来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衬出游子天涯飘泊的孤独之感。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即是用人家的笑语欢言来反衬自己的寂寞伤神,此曲抒情手法与此一脉相承。


相关阅读
1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其古诗全文如下: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 【查看全文】

2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3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古诗作品《汴河怀古》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 【查看全文】

4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 【查看全文】

5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行路难三首虞衡斤斧罗千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查看全文】

6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作品《谒金门春半》,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