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其古诗全文如下: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释】
⑸微:指泉声细微。
⑹机心:机巧的心计。《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又《魏书·公孙表传》:“不可启其机心,而导其巧利。”后指深沉权变的心计,柳诗化其意而用之。
⑺麋鹿:稀有珍贵动物,鹿属,形体庞大。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故俗称“四不像”。
【翻译】
秋末的大地披着一层浓重霜露,我早晨起来走向那幽暗的南谷。枯黄的树叶覆盖着溪上的小桥,荒凉的山村只有参天的老树。寒花开得疏疏落落何等寂寞,深谷的泉水细小而时断时续。机巧之心很早以前就已忘却,何以我还能惊动那机敏的麋鹿。
【鉴赏】
诗人身临凄凉荒寂之境,触动内心落寞孤愤之情。这时又见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他由此联想起《庄子·天地》篇里说过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诗人借用此话,意思是:我柳宗元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呢?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篇多写静景:霜露,幽谷,黄叶,溪桥,荒村,古木,寒花,幽泉。写荒寂之景是映衬诗人的心境。末句麋鹿之惊,不仅把前面的景物带活了,而且,意味深长,含蓄蕴藉,是传神妙笔。
这虽然是一首五言古诗,但中间两联对偶工整,如“黄叶”对“荒村”,“溪桥”对“古木”,“寒花”对“幽泉”。这种句式,可以看出它受律诗的影响。古诗中对偶用得好,可以有助于形象的深化,也有助于激化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唐人写古诗,往往采用律诗句式,也可能与此有关。
相关阅读
1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④,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⑤,亦十有三。夫 【查看全文】
2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山》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 【查看全文】
3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九日蓝田崔氏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 【查看全文】
4 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锦堂春坠髻慵梳》,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 【查看全文】
5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 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 三飞 【查看全文】
6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南中荣橘柚》,其古诗全文如下: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 【查看全文】